图书介绍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分析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郑志龙,丁辉侠,孙远太,李婉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5704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贫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理论 38
一、制度产生的史实依据 38
二、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41
三、制度功能的环境影响 44
四、制度优劣的多维标准 47
五、制度属性的阶级分野 51
六、制度体系的多种层次 5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的发展逻辑 56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 56
(一)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产生缘起 56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贫困根源的揭露 60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路径选择 67
二、列宁领导苏俄的贫困治理实践 74
(一)苏俄贫困治理的战略意义和制度优势 74
(二)苏俄贫困治理的途径和目标 76
(三)苏俄贫困治理的策略和方法 77
(四)苏俄贫困治理的政策保障 79
三、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的中国化 81
(一)毛泽东的贫困治理思想 81
(二)邓小平的贫困治理理论 88
(三)江泽民的贫困治理思想 93
(四)胡锦涛的贫困治理思想 96
(五)习近平的贫困治理思想 98
四、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的理论特质 104
(一)制度变革是贫困治理的基本前提 105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贫困治理的根本途径 110
(三)人民群众是贫困治理的主体力量 112
(四)党的领导是贫困治理的坚强保证 113
(五)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贫困治理的重要目标 116
第三章 中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19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贫困治理制度(1949—1978年) 119
(一)社会主义制度:贫困治理的制度基础 120
(二)土地所有制度:贫困治理的基本保障 121
(三)全面就业制度:贫困治理的基本保障 123
(四)社会救济制度:贫困治理的基本制度 124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贫困治理制度(1979—1993年) 126
(一)土地制度:农村普遍性贫困的治理 126
(二)农产品流通制度:农村收入性贫困的治理 128
(三)乡镇企业发展制度:农村发展性贫困的治理 132
(四)扶贫开发制度:农村集中性贫困的治理 134
三、市场经济初期的贫困治理制度(1994—2000年) 137
(一)扶贫攻坚计划:贫困治理的国家战略 138
(二)东西协作制度:贫困治理的区域帮扶 141
(三)部门定点制度:贫困治理的业务帮扶 143
(四)国际合作制度:贫困治理的交流帮扶 146
(五)劳动力转移制度:贫困治理的就业帮扶 147
四、新世纪以来的贫困治理制度(2001年至今) 150
(一)扶贫开发纲要:贫困治理的战略规划 150
(二)税费改革制度:贫困治理的反哺举措 155
(三)社会保障制度:贫困治理中的共享举措 156
(四)教育培训制度:贫困治理的人力资本投资举措 159
(五)贫困监测制度:贫困治理的绩效改进举措 161
第四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制度分析 164
一、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 164
(一)新中国成立前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 164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 166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 172
二、农村贫困治理的制度体系 179
(一)增长型贫困治理制度 180
(二)救助型贫困治理制度 190
(三)保障型贫困治理制度 195
(四)发展型贫困治理制度 198
三、农村贫困治理的制度绩效 202
(一)农村贫困治理制度绩效的评价标准 202
(二)农村贫困治理制度的内在绩效 204
(三)农村贫困治理制度的外在绩效 217
四、农村贫困治理的实践经验 230
(一)坚持改革开放的贫困治理道路 230
(二)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贫困治理格局 231
(三)坚持开发式的贫困治理方针 233
(四)坚持精准扶贫因类施策的贫困治理方略 234
(五)坚持普惠特惠相结合的贫困治理政策 235
第五章 中国城市贫困治理实践的制度分析 237
一、中国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237
(一)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 237
(二)中国城市贫困规模的判断 240
(三)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 245
二、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制度成因 250
(一)制度转型与城市贫困 250
(二)制度缺失与城市贫困 256
(三)制度排斥与城市贫困 260
三、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制度实践 263
(一)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践 264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践 266
(三)城市低保制度的实践 269
四、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制度体系 272
(一)贫困治理的预防型制度 272
(二)贫困治理的救助型制度 277
(三)贫困治理的发展型制度 279
五、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制度绩效 280
(一)城市贫困治理制度的实施 281
(二)城市贫困治理的内在绩效 285
(三)城市贫困治理的外在绩效 288
六、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制度逻辑 294
(一)政府型贫困治理 294
(二)整体型贫困治理 295
(三)渐进式贫困治理 296
(四)发展型贫困治理 297
第六章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贫困治理的制度创新 298
一、目标导向:提升治理能力 298
(一)贫困治理:政府不可回避的责任 299
(二)政府贫困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 301
(三)政府贫困治理能力的现实状况 304
二、结构优化:变革组织制度 306
(一)优化贫困治理组织体制 307
(二)整合政府贫困治理体制 309
(三)健全政府与社会协作机制 312
三、机会创造:完善共享制度 313
(一)健全发展型社会政策 314
(二)健全能力提升机制 317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19
四、过程保障:健全管理制度 320
(一)健全精准扶贫机制 321
(二)健全治理参与机制 323
(三)健全政府购买机制 325
(四)健全资源传递机制 327
五、绩效改进:建立评估制度 330
(一)健全评估主体选择机制 330
(二)健全评估指标构建机制 332
(三)健全评估结果运用机制 334
参考文献 336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