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金融新秩序 中国的角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际金融新秩序  中国的角色
  • 贝多广,罗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8584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研究;人民币-金融国际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金融新秩序 中国的角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第1章 金融危机暴露国际金融旧秩序的缺陷 24

1.1 次贷危机凸显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 24

1.2 危机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25

1.3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维系的特征 27

1.3.1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27

1.3.2 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0

1.3.3 维持美元核心货币地位的必要条件 37

1.4 美国“双赤字”的不可持续性 40

1.4.1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现状 40

1.4.2 美国“双赤字”的可持续性分析 42

第2章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格局演变 44

2.1 国际金融危机加深了发达经济体的相对衰落 44

2.2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崛起 49

2.3 此次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国际经济金融地位发生显著变化 52

2.3.1 全球性银行向新兴经济体的资产转移成为趋势 52

2.3.2 国际债券市场份额中,新兴经济体保持增长态势 53

2.3.3 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主体 54

2.3.4 国际金融治理中的影响力有限但缓慢上升 55

第3章 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展露国际金融新秩序端倪 57

3.1 此次危机以来金砖国家采取的积极措施 57

3.1.1 通过G20加强协同合作机制 57

3.1.2 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加强协同合作机制 58

3.1.3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59

3.1.4 逐步加强货币结算和互换等合作 60

3.1.5 加快推动本币的国际化程度 61

3.2 次贷危机背景下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应急措施和成效 63

第4章 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构想与中国的立场 68

4.1 主要国家对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设想 68

4.1.1 美国 68

4.1.2 欧洲 69

4.1.3 日本 70

4.1.4 新兴经济体 70

4.1.5 主要国际组织 72

4.1.6 中国 72

4.2 中国在国际金融新秩序构建中应持有的立场 73

4.2.1 中国的利益 73

4.2.2 中国的具体对策 75

第5章 新秩序的主要变化之一:更加民主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 80

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改革 80

5.1.1 SDR改革的背景 80

5.1.2 美国对人民币加入SDR的阻碍 83

5.1.3 人民币加入SDR的历程 86

5.1.4 人民币加入SDR的机遇与挑战 89

5.2 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在曲折中前行 92

5.2.1 美国多个政府机构反对IMF进行大规模改革 92

5.2.2 美国国会多次否决2010年IMF治理与份额改革方案 93

5.2.3 IMF份额改革曙光初现 94

第6章 新秩序的主要变化之二:新的国际金融机构建立 97

6.1 现有国际金融治理架构 97

6.2 新型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 100

6.2.1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100

6.2.2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05

6.2.3 丝路基金 108

第7章 新秩序的主要变化之三:国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117

7.1 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 117

7.2 G20框架下监管合作的加强 118

7.2.1 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 119

7.2.2 大一统的金融监管模式趋向成熟 122

7.2.3 机构型监管向功能型监管转型 124

7.2.4 《巴塞尔协议Ⅲ》的调整 131

7.2.5 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更加重要 135

7.3 新秩序下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加强 136

第8章 国际金融新秩序建设中的中国角色 139

8.1 中国应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目标建设国际金融新秩序 139

8.2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141

8.2.1 实现金融领域的“中国梦” 141

8.2.2 规避汇率风险 142

8.2.3 获得铸币税收益 142

8.2.4 有利于债务融资 143

8.2.5 金融体系竞争力的有效标杆 143

8.2.6 金融机构走向世界 146

8.3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146

8.4 人民币国际化指导原则 148

8.4.1 渐进性原则 148

8.4.2 区域合作原则 149

8.4.3 实力和机遇并重原则 150

8.5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150

8.5.1 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阶段 150

8.5.2 加强与东盟国家货币合作 151

8.5.3 加强与金砖国家合作 154

8.5.4 发挥“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156

专栏 货币国际化历史周期研究 156

专栏8.1 英镑 156

专栏8.2 美元 160

专栏8.3 马克到欧元 164

专栏8.4 日元 170

第9章 以人民币国际化倒逼国内金融改革 179

9.1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 179

9.1.1 金融开放的界定 179

9.1.2 中国金融开放程度较低 183

9.1.3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金融开放的路径 189

9.1.4 资本账户开放的利弊分析 193

9.2 金融开放推动金融改革 196

9.2.1 金融改革滞后严重 196

9.2.2 金融开放推动金融改革的路径 204

9.2.3 人民币国际化对国内金融改革的倒逼效应 207

9.3 对实施金融改革开放的建议 209

9.3.1 通过统一金融市场增强自身经济金融实力 210

9.3.2 深化国内金融改革,调整金融结构,提振内需 211

9.3.3 积极调整储备资产,扩大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力 214

9.3.4 建立汇率双向波动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17

9.3.5 通过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来推进利率市场化 221

第10章 结束语 227

参考文献 230

后记 25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