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间地带 西南中国的社会性别、族性与认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沈海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9352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225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性别差异-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间地带 西南中国的社会性别、族性与认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文化中心主义下的西南研究 2
一、关于西南人类学的知识生产 2
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下的西南研究 7
三、中国文化中心主义下的西南研究 11
四、“中间地带” 14
上篇 一个傣族社区中的社会性别文化建构体系——对西双版纳曼底傣泐村寨的社会性别考察 17
导言 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 19
第一章 傣泐社会中的性别表述 22
一、傣泐语汇与性别认同 22
1.社会性别的语言表述 22
2.语言参与的社会性别建构:从“波赞”看傣泐社会性别的语言建构 24
二、身体与曼底傣泐人的性别认同 27
1.傣泐人的身体认知和身体所体现的性别区分 27
2.傣泐人的身体与性别气质 29
第二章 按性别区分的社会人群:傣泐社会的性别生态系统 32
一、曼底傣泐社会的性别生态系统 33
1.婴儿哺育 33
2.性别社会化中的傣泐儿童 37
3.作为性别社会化空间的学校 38
4.青春期中的傣泐少男少女 39
5.青春期中的求偶方式与婚前的性 41
二、按性别区分的社会人群 44
1.修路中的男女 44
2.男女参与的建竜祉 45
3.祭竜中的性别分工 45
4.性别间劳动合作 47
5.空日那天的杀牛与分牛肉 48
第三章 曼底傣泐人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 50
一、历史记忆中的曼底族群认同 52
1.曼底建寨子与缅甸来的移民 52
2.与基诺人的冲突 53
3.汉人曹仲禹的统治 55
4.傣族“召片领”的压迫 55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识别 57
二、族群认同在当代傣泐社会 58
1.文身与族群认同:一个傣泐文身男子的当兵愿望 59
2.政治权力中的族群认同:一个傣泐男子在彝族乡选举中的政治参与 60
3.身体与国家:“结扎”的咩肖、波肖 62
4.交流与对话:节日中的族群互动 65
三、橄榄坝的现代性及其对周边傣族社区的影响 67
1.橄榄坝的现代性 67
2.橄榄坝的现代傣族文化辐射力 75
3.现代性对少数民族社会的意义 78
四、族群认同中的男女: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 81
1.国外学者的观察 81
2.主位与客位 83
3.服饰:“时髦”的男人与“守旧”的女人 84
4.现代性背景下的生计:路修通以来男人的新生计 86
5.婚姻中的男女:从上门到娶妻 89
6.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 94
7.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背后的性别权力关系 96
第四章 虚拟的权力:曼底傣泐人信仰女神与男性宗教实践者 102
一、想象的社区:曼底傣泐宗教信仰中的权力等级 104
1.丢瓦拉很:家户神 105
2.丢瓦拉曼:寨神 105
3.丢瓦拉勐:勐神 106
4.一个例外:曼底傣泐人的信仰女神 107
二、曼底现实社区中的权力体系 109
1.以村民委员会为核心的村落行政管理 110
2.世袭的老菩萨对村落竜神的管理 112
3.四大长老构成的村落世俗事务管理 113
4.佛爷及和尚对南传佛教缅寺的管理 115
5.曼底权力等级中的妇女和妇女组织 118
三、虚拟的权力:曼底傣泐人的信仰女神与男性宗教实践者 122
1.祭竜仪式中的性政治表述 122
2.虚拟的权力 124
四、未完的故事:曼底傣泐人村寨神的“失效”与中国民间信仰的现代性困境 126
1.曼底傣泐人村寨神的“失效” 126
2.现代性与少数民族社会普遍增长的社会风险 128
3.民间信仰的社会风险管理及其现代性困境 130
中篇 社会性别在彝族社会——来自云南永仁直苴罗罗泼彝族村寨的个案 135
导言 被忽略的与未表述的:直苴人、美国人类学家缪格勒及其《野鬼的年代》 137
第一章 彝族社会的族群认同 145
一、从里泼到罗罗泼:山区中的族群认同等级 145
1.彝、汉杂居村落的族群认同 145
2.山区中的族群认同等级 153
二、被表演的族群身份: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 155
1.直苴的赛装节 155
2.鸡冠帽与花围腰:彝、汉妇女的绣花与族群认同 160
3.谁来认领族群身份? 162
第二章 民族-国家与小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传统伙头社会组织 164
一、能追溯的直苴罗罗泼传统伙头(取西)社会组织 165
1.查里若和查拉若兄弟与伙头(取西)的由来 165
2.取西的象征物:骨头、匣子与水田 166
3.与伙头(取西)相关的传统罗罗泼社会组织 171
二、社会主义改造后的直苴罗罗泼的伙头(取西)组织 174
1.田房人社:被改造的罗罗泼农牧生计 175
2.妇女绩麻与村社集体经济 177
3.包产到户后的伙头田 178
4.传统政治体系的不完整与性别等级的残缺 179
第三章 性别失衡的社会 184
一、森呷聂传说的隐喻 184
1.森呷聂的传说 184
2.森呷聂传说的隐喻 186
二、性别失衡社会男人们的焦虑 188
1.“爬草楼”:直苴罗罗泼传统求偶文化 188
2.男人们的焦虑:从“爬草楼”到“娶阴妻” 190
下篇 大理海东、海西的文化差异——白族社会族群认同的内部边界与性别表述 197
导言 白族人的族性与白族研究学术史 199
第一章 洱海区域的族群认同:历史人类学的叙述 223
一、社会性别、族性与洱海区域土著的史前史 223
1.环境、生计与族群 226
2.劳动分工与史前“女性的技术” 229
3.战争、丧葬与社会集体意识 234
二、多种文明联结地带的前南诏洱海区域史 241
1.帝国之外域:汉文献记录的前南诏洱海区域史 242
2.“朝圣之路”:亚洲区域史的记录 249
3.“阿育王”与“白子国”:地方性的历史叙事 260
三、南诏史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边疆妇女史的视角 271
1.大传统的南诏史 271
2.边疆妇女史视角下的小传统南诏史 274
3.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 280
第二章 空间的力量:洱海区域白族人的空间与族性 286
一、洱海区域内部的文化地理小单元:上关、下关、海东、海西 286
二、上关、下关在文化地理空间中的表述 287
三、白语地名词汇中的海东、海西 289
四、空间建构的海东人与海西人 292
1.物质的空间型塑力 292
2.海东、海西间物的流动与人群互动 294
3.阶序化的空间与空间中有差异的人群 296
第三章 洱海区域白族人的婚姻与认同 299
一、害羞、朝圣与嘉年华:白族社会“绕三灵”中性的阈限 300
1.白族社会的哈柏思(害羞)文化机制 300
2.白族社会“绕三灵”中性的阈限 303
二、白族社会的招赘婚、改姓与继嗣 317
1.白族社会招赘婚普遍性 318
2.洱海区域汉人人口流入后的入赘、改姓与土著化 322
3.招赘婚的父权制意义 327
三、洱海区域白族人的婚姻与认同 330
1.文化接触与白族人的族性 330
2.姑娘不远嫁 334
3.“喜洲十六村”与邻近村落之间 339
4.干白子与海边民之间 343
5.海东、海西之间跨海婚姻的单向流动 350
第四章 洱海区域白族人的宗教与认同 361
一、14世纪以来洱海区域的佛教与政治化的社会场景 362
1.《大理战书》中的儒佛话语 363
2.明初战事中的佛教僧众 365
二、佛教的政治整合力 370
1.中原佛教在云南的扩张与受冷落的崇圣寺 370
2.杨黼的“心宗”和“知音” 373
3.被利用与被排斥的阿吒力教 376
4.难以归类的阿吒力僧 378
三、莲池会与洱海区域宗教中的女性群体 383
1.高兴村的两尊圣母与莲池会的分裂 385
2.大理白族村落按性别区分的宗教团体 396
结语 民族国家与归属的性别政治 412
参考资料及论著 433
索引 451
后记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