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疼痛针灸治疗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00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疼痛针灸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1
第一章 疼痛的神经解剖学 1
第一节 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 1
一、感受器的类型 1
二、感觉传入纤维的类型 2
三、伤害性感受器 3
第二节 疼痛的中枢内通路 6
一、脊髓 7
二、脊髓丘脑束 10
三、三叉神经系 12
第三节 疼痛的中枢内结构 14
一、脊髓 14
二、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和延髓外侧网状结构 16
三、丘脑 16
第四节 大脑皮层 18
第二章 疼痛的神经生理学 19
第一节 疼痛的概论 19
第二节 躯体感觉机制概论 20
第三节 感受器机制 20
一、感受器的分类 21
二、皮肤的敏感性和感受野 21
三、躯体感觉纤维 21
第四节 脊髓 22
第五节 脑机制 23
一、疼痛的因素 23
二、网状结构 24
三、边缘系统 25
四、认知和评价 25
第六节 空间和时间模式 26
一、空间模式 26
二、时间模式 27
三、模式与疼痛 28
四、疼痛与刺激量 28
第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持续性活动 29
一、持续性脊髓活动 29
二、持续性脑活动 30
第八节 反应机制 31
第九节 生理学证据的含义 31
第三章 神经介质在痛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3
第一节 中枢乙酰胆碱能系统在痛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4
一、神经系统中ACh的存在与分布 34
二、胆碱能药物的镇痛作用 34
三、中枢胆碱能系统在吗啡镇痛中的作用 34
四、中枢神经系统中ACh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4
第二节 中枢5-HT能系统在痛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5
一、神经系统中5-HT的存在与分布 35
二、5-HT直接注射对痛和镇痛的影响 35
三、中枢5-HT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5
第三节 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在痛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6
第四节 中枢多巴胺能系统在痛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7
第五节 γ-氨基丁酸(GABA)在痛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8
第六节 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8
第四章 疼痛的几种学说 40
第一节 特异学说 40
第二节 模式学说 41
一、外周模式学说 42
二、中枢总合学说 42
三、感觉相互作用学说 43
四、疼痛的情感学说 44
五、对各种学说的评论 44
第三节 闸门控制学说 45
一、闸门控制系统 45
二、作用系统 46
三、中枢控制系统 46
四、闸门控制学说的评价 47
第五章 疼痛的概念、种类和性质 49
第一节 疼痛的分类 49
第二节 疼痛的性质和强度 49
第三节 疼痛定位的临床意义 51
第四节 影响疼痛的因素 53
第五节 浅表痛与深部痛 57
第六节 牵涉痛与放射痛 59
第七节 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 60
第八节 内脏痛(见第六章) 61
第九节 筋膜疼痛 61
第十节 疼痛的恶性循环 68
第六章 内脏痛和牵涉痛 70
第一节 内脏疼痛和致痛物质 70
第二节 内脏疼痛与内脏感觉纤维分布的关系 71
第三节 内脏痛的传入纤维及以内脏疼痛为指标对内脏疼痛传入纤维的研究 71
第四节 内脏感觉的种类和内脏痛 72
第五节 牵涉痛发生的原理 73
第六节 牵涉痛与胚胎时期内脏转位的关系 74
第七节 内脏运动反射引起的肌肉防御性收缩 76
第八节 内脏痛的四肢放散 77
一、下肢与内脏反射 77
二、上肢与内脏反射 78
第九节 内脏反射和四肢的植物神经系统 78
第十节 各种脏器的内脏痛 80
第七章 体内产生疼痛的组织和结构 82
第一节 皮肤 82
第二节 筋膜 82
第三节 肌腱 83
第四节 骨 83
第五节 肌肉 84
第六节 韧带 84
第七节 关节软骨 85
第八节 关节内半月板 85
第九节 关节囊 85
第十节 滑囊 85
第十一节 椎间盘 87
第十二节 硬膜 87
第十三节 神经根 87
第十四节 神经干 89
第十五节 内脏和腹膜 89
第十六节 疼痛的机制 92
第八章 疼痛与植物神经系统 93
第一节 伤害性刺激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93
一、对脉博的影响 93
二、对血压的影响 94
第二节 伤害性刺激对唾液分泌的影响 94
第三节 伤害性刺激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95
第四节 伤害性刺激对肾上腺髓质功能的影响 95
第五节 伤害性刺激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95
第六节 内脏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 96
第七节 疼痛和植物神经系统 97
一、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97
二、Raynaud氏现象 97
第九章 疼痛的测量与评定 98
第一节 疼痛测量的概念 98
一、疼痛的强度因素 98
二、疼痛的驱动与情感因素 99
三、疼痛语言 99
第二节 麦吉尔氏疼痛调查表(MPQ) 100
一、描述疼痛用词的分类 100
二、疼痛体验的测量 103
三、麦吉尔氏疼痛调查表的应用 103
第三节 视觉模拟量表(VAS) 104
一、概念 104
二、视觉模拟量表的设计 105
三、视觉模拟量表的应用 105
四、实验的进行 105
五、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误差的来源 106
六、与旧测痛法的比较 106
第四节 缺血测痛法(The Tourniguet Pain Test) 107
一、缺血测痛技术的研究 107
二、关于缺血性测痛的其他研究 107
三、进一步研究的指征 108
第五节 感觉信号决定论在测痛中的应用 109
一、SDT模型的简单介绍 110
二、实验结果-对标定的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111
三、实验结果-患者对SDT疼痛询问的反应 114
四、结论 114
第六节 测痛的实验方法 114
第十章 针刺镇痛的实验研究 119
第一节 针刺对痛阈的影响 119
第二节 外周神经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19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20
第四节 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见第三章) 122
第十一章 脊髓节段与特殊刺激部位 123
第一节 脊髓节段 123
第二节 皮节、肌节和骨节(硬节) 124
第三节 外周神经系统 126
第四节 运动点(MP) 126
第五节 触发点(TP) 129
第六节 针刺穴位 136
第七节 特异点 138
第八节 节段关系 141
第九节 易化节段 144
第十节 适宜刺激部位的选择 146
第十一节 身体各部位穴位、运动点、触发点和神经分布图 148
第十二章 刺激止痛 157
第一节 末梢神经电刺激止痛法 157
一、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外周神经电刺激(PNS)的镇痛机制 158
二、TENS的临床应用 159
第二节 脊髓电刺激止痛法(SCS、DCS) 162
一、SCS(DCS)的镇痛机制 163
二、SCS(DCS)的临床应用 163
第三节 深部脑刺激镇痛法(DBS) 165
一、DBS的镇痛机制 165
二、DBS的临床应用 166
第十三章 疼痛综合征及其治疗的理论基础 168
第一节 神经性疼痛 168
一、根性神经痛 168
二、外周神经痛 168
三、三叉神经痛 169
四、外周神经病 169
第二节 肌肉骨骼疼痛 170
第三节 交感性疼痛 171
一、躯体部位的交感性疼痛 171
二、内脏部位的交感性疼痛 172
第四节 心因性疼痛 173
一、心因性疼痛的原因 173
二、心因性疼痛的治疗 174
第五节 中枢性疼痛 175
一、中枢性疼痛的病因学 175
二、中枢性疼痛的治疗 175
第六节 病理性顽固性疼痛 176
第七节 继发于截瘫和四肢瘫的疼痛 177
中篇 179
第一章 经络系统及其病候 179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180
一、手太阴肺经及病候 180
二、手太阴络脉及病候 181
三、手太阴经别 181
四、手太阴经筋及病候 181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182
一、手阳明大肠经及病候 182
二、手阳明络脉及病候 182
三、手阳明经别 183
四、手阳明经筋及病候 183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184
一、足阳明胃经及病候 184
二、足阳明络脉及病候 185
三、足阳明经别 185
四、足阳明经筋及病候 186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186
一、足太阴经及病候 186
二、足太阴络脉及病候 187
三、足太阴经别 187
四、足太阴经筋及病候 188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188
一、手少阴心经及病候 188
二、手少阴络脉及病候 189
三、手少阴经别 189
四、手少阴经筋及病候 189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190
一、手太阳小肠经及病候 190
二、手太阳络脉及病候 190
三、手太阳经别 190
四、手太阳经筋及病候 192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192
一、足太阳膀胱经及病候 192
二、足太阳络脉及病候 192
三、足太阳经别 192
四、足太阳经筋及病候 193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193
一、足少阴肾经及病候 193
二、足少阴络脉及病候 194
三、足少阴经别 194
四、足少阴经筋及病候 195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196
一、手厥阴心包经及病候 196
二、手厥阴络脉及病候 196
三、手厥阴经别 198
四、手厥阴经筋及病候 198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198
一、手少阳三焦经及病候 198
二、手少阳络脉及病候 199
三、手少阳经别 199
四、手少阳经筋及病候 199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199
一、足少阳胆经及病候 199
二、足少阳络脉及病候 201
三、足少阳经别 201
四、足少阳经筋及病候 201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202
一、足厥阴肝经及病候 202
二、足厥阴络脉及病候 202
三、足厥阴经别 202
四、足厥阴经筋及病候 202
第十三节 奇经八脉 204
一、督脉及病候 204
二、任脉及病候 205
三、冲脉及病候 205
四、带脉及病候 206
五、阳?脉及病候 206
六、阴?脉及病候 207
七、阳维脉及病候 208
八、阴维脉及病候 208
第二章 穴位的分类、性质和作用 210
第一节 根据躯体部位的分类 210
一、头颈部常用穴位 210
二、腰背部常用穴位 210
三、胸腹部常用穴位 210
四、肩部常用穴位 210
五、四肢常用穴位 211
第二节 经穴及特定穴位 211
一、经穴(常用俞穴) 211
二、特定俞穴 212
第三节 经外奇穴 214
第四节 阿是穴 214
第五节 根据穴位性质的分类 214
一、治疗气证的穴位 214
二、治疗血证的穴位 219
三、治疗虚证的穴位 221
四、治疗实证的穴位 224
五、治疗寒证的穴位 227
六、治疗热证的穴位 229
七、治疗风证的穴位 232
八、治疗湿证的穴位 234
第三章 疼痛的病因病机和证治 236
第一节 疼痛的病因 236
一、疼痛的外因 236
二、疼痛的内因 237
三、疼痛的不内外因 237
第二节 疼痛的病机 238
一、气血不通则痛 238
二、营卫气伤则痛 238
三、血脉虚涩则痛 238
四、寒热不合则痛 238
五、脉络?缩则痛 239
六、阴阳衰竭则痛 239
七、正邪相搏则痛 239
第三节 疼痛的辨证大纲 239
一、疼痛部位的辨证 239
二、疼痛性质的辨证 239
第四节 疼痛的治则 240
第四章 疼痛的辨证论治 241
第一节 八纲辨证 241
一、表里 241
二、寒热 241
三、虚实 242
四、阴阳 242
第二节 脏腑辨证 242
一、肺病 242
二、大肠病 243
三、脾病 243
四、胃病 244
五、心病 244
六、小肠病 245
八、胆病 246
九、肾病 246
十、膀胱病 246
十一、心包病 247
十二、三焦病 247
第三节 气血辨证 247
一、气的辨证 247
二、血的辨证 248
第四节 经络辨证 249
一、手太阴肺经 249
二、手阳明大肠经 249
三、足阳明胃经 249
四、足太阴脾经 250
五、手少阴心经 250
六、手太阳小肠经 250
七、足太阳膀胱经 251
八、足少阴肾经 251
九、手厥阴心包经 251
十、手少阳三焦经 251
十一、足少阳胆经 252
十二、足厥阴肝经 252
第五章 常用针灸止痛疗法 253
第一节 针刺疗法 253
第二节 灸法 254
第三节 电针疗法 255
一、电针仪的种类 255
二、电针的刺激参数 256
三、电针仪的操作方法 257
四、电针疗法的适应症 257
第四节 放血疗法(刺络疗法) 257
一、放血的方法 257
二、放血疗法的作用 258
三、放血疗法的适应症 258
第五节 火针疗法 258
一、针具 258
二、操作方法 258
三、火针疗法的作用 259
四、火针疗法的适应症 259
第六节 耳针疗法 259
一、耳部与经络的关系 259
二、耳部与脏腑的关系 260
三、耳部与神经的关系 260
四、耳廓的形态与结构 260
五、耳廓的穴位 261
六、耳针的作用 262
七、耳穴的检查法 263
八、耳针的操作法 263
九、耳针的适应症 263
第七节 针刺运动疗法 264
第六章 针刺运动疗法 265
第一节 针刺运动疗法的概念 265
第二节 运动与针刺止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265
第三节 运动控制感觉输入的实验研究 266
第四节 运动控制感觉输入的作用机制 267
第五节 针刺运动疗法的配穴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268
一、祖国医学对左病右取、下病上取的论述 268
二、国外关于左右交叉对应取穴针刺疗法的研究 269
三、针刺运动疗法的配穴方法 270
第六节 针刺运动疗法的运动方法 273
第七节 针刺运动疗法的适应症 273
第八节 针刺运动疗法作用机制的设想 274
下篇 275
第一章 头痛 275
一、头痛的分类 275
二、颅内头痛的病因、病理和其临床表现 275
三、普通头痛的病因、病理和其临床表现 278
四、祖国医学对头痛的认识 282
五、治疗方法 283
第二章 颈项痛 286
第一节 颈椎综合征(颈椎病) 286
一、颈椎综合征的病因 286
二、颈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86
三、祖国医学对颈椎综合征的认识 287
四、治疗方法 288
第二节 落枕 289
一、落枕的病因和病理 289
二、落枕的临床表现 289
三、祖国医学对落枕的认识 290
四、治疗方法 290
第三章 面痛及五官痛 291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见第八章神经痛) 291
第二节 颞颌关节综合征 291
一、颞颌关节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 291
二、颞颌关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92
三、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的检查 294
四、祖国医学对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的认识 294
五、治疗方法 295
第三节 牙痛 296
一、牙痛的病因病理 296
二、引起牙痛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296
三、祖国医学对牙痛的认识 296
四、治疗方法 297
第四节 目痛 298
一、目痛的病因和病理 298
二、引起目痛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298
三、祖国医学对目痛的认识 299
四、治疗方法 299
第五节 咽喉痛 300
一、咽喉痛的病因病理 300
二、引起咽喉常见痛疾病的临床表现 300
三、祖国医学对咽喉痛的认识 301
四、治疗方法 301
第四章 腰背痛 303
一、腰背痛概论 303
二、腰背痛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 312
三、祖国医学对腰背痛的认识 316
四、治疗方法 317
第五章 胸痛、胁痛和胃脘痛 320
第一节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320
一、冠心病的病因与病理 320
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320
三、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321
四、治疗方法 321
第二节 胆道疾病 323
一、常见胆道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临床表现 323
二、祖国医学对胆道病的认识 324
三、治疗方法 325
第三节 胃痛 326
一、常见胃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临床表现 326
二、祖国医学对胃脘痛的认识 328
三、治疗方法 328
第六章 腹痛 331
第一节 急性阑尾炎 331
一、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 331
二、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331
三、祖国医学对阑尾炎的认识 332
四、治疗方法 332
第二节 急性肠梗阻 333
一、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病理 333
二、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333
三、祖国医学对肠梗阻的认识 334
四、治疗方法 334
第三节 疝气(腹外疝) 335
一、疝气的病因病理 335
二、疝气的临床表现 335
三、祖国医学对疝气的认识 336
四、治疗方法 336
第四节 泌尿系结石 337
一、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理 337
二、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 337
三、祖国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337
四、治疗方法 338
第五节 痛经 339
一 痛经的病因病理 339
二 痛经的临床表现 340
三 祖国医学对痛经的认识 340
四 治疗方法 341
第七章 四肢关节痛及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 343
第一节 关节痛 343
一、常见关节痛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343
二、祖国医学对关节痛的认识 345
三、治疗方法 346
第二节 肩关节周围炎 348
一、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理 348
二、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 348
三、祖国医学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认识 349
四、治疗方法 349
第三节 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 350
一、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概念 350
二、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分类 351
三、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 351
四、常见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 351
五、祖国医学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认识 359
六、治疗方法 360
第八章 神经痛 361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361
一、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理 361
二、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362
三、祖国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363
四、治疗方法 363
第二节 坐骨神经痛 365
一、坐骨神经痛的病因病理 365
二、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365
三、祖国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366
四、治疗方法 366
第三节 肋间神经痛 367
一、肋间神经痛的病因病理 367
二、肋间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368
三、祖国医学对肋间神经痛的认识 368
四、治疗方法 368
第四节 臂丛神经痛 369
一、臂丛神经的解剖 369
二、臂丛神经痛的病因病理 370
三、臂丛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370
四、祖国医学对臂丛神经痛的认识 371
五、治疗方法 371
第九章 特殊性疼痛 373
第一节 疱疹性疼痛和疱疹后神经痛 373
一、疱疹性疼痛和疱疹后神经痛的病因病理 373
二、急性疱疹和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 373
三、泡疹与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374
四、祖国医学对疱疹和疱疹后神经痛的认识 375
五、治疗方法 375
第二节 幻肢痛 376
一、幻肢痛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376
二、祖国医学对幻肢痛的认识 377
三、治疗方法 378
第三节 烧灼痛 378
一、(大)烧灼痛 378
二、小烧灼痛 379
三、反射性交感营养不良症 379
四、祖国医学对烧灼痛的认识 380
五、治疗方法 360
附录 382
本书所用缩写语 382
针灸俞穴主治作用示意图(图2-1~图2-6) 385
参考文献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