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研究 兼析金融中心的城市特征及城市纷争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研究  兼析金融中心的城市特征及城市纷争
  • 张宏鸣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825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研究 兼析金融中心的城市特征及城市纷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 1

1.1 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分类及界定 3

1.1.1 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 3

1.1.2 国际金融中心的分类 4

1.1.3 国际金融中心的界定 5

1.2 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7

1.3 全球化中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 9

1.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研究和发展的现状 12

1.4.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

1.4.2 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设想 13

1.5 本书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创新思路 14

1.5.1 本书致力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1.5.2 本书的创新及特色 16

1.6 本书所研究课题的应用前景及后续问题 22

第二章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影响 24

2.1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理论各因素的影响 24

2.1.1 规模经济学理论的因素影响 27

2.1.2 区位经济学理论的因素影响 28

2.1.3 需求反应与供给引导金融体系理论的因素影响 29

2.2 金融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效应 31

2.2.1 金融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31

2.2.2 金融全球化的积极效应 32

2.3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带来的挑战 34

2.3.1 金融中心无形化 34

2.3.2 国际金融中心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35

2.3.3 三大时区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 36

2.3.4 无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无力的全球金融监管和协作 37

2.4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带来的机遇 37

2.4.1 贸易、投资等众多重要因素的强力推动 38

2.4.2 金融交易膨胀的推动 39

2.4.3 国际机构和国际人才积极涌入 39

2.4.4 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40

第三章 最大国内金融中心的城市比较及上海路径 41

3.1 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区综合情况比较 41

3.1.1 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区的基本情况 42

3.1.2 京津冀与珠江、长江三角洲的比较 44

3.1.3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的比较 46

3.1.4 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潜力优势 46

3.2 上海形成最大国内金融中心的制约因素 48

3.2.1 金融监管、债券发审登记等机关不在上海 48

3.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公司总部不在上海 48

3.2.3 粮、棉、豆的期货交易所不在上海 49

3.2.4 京、津、汉、渝、蓉、深等城市的竞争 50

3.3 上海形成最大国内金融中心的优势 51

3.3.1 已形成多种要素型金融市场体系 51

3.3.2 金融及交易规模国内首屈一指 53

3.3.3 金融机构和公司总部集聚效应 54

3.3.4 金融腹地、金融创新空间优势巨大 54

3.4 上海形成最大国内金融中心的路径 55

3.4.1 以建立人民币产品中心为突破口 56

3.4.2 做大金融市场 56

3.4.3 做强金融机构 57

3.4.4 做多金融产品 58

第四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城际比较及路径 60

4.1 上海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分析 61

4.1.1 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 61

4.1.2 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充分条件 62

4.1.3 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条件研判 63

4.1.4 形成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应具备的特殊条件 64

4.2 上海形成国际金融中心条件的国际比较分析 65

4.2.1 上海宏观基础因素的国际比较 66

4.2.2 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68

4.2.3 上海金融市场规模因素的国际比较 69

4.2.4 上海金融机构数量和上市公司的国际比较 71

4.3 京、沪国际金融中心之争评析 74

4.3.1 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特征 76

4.3.2 国际金融中心“首都优势论”评析 80

4.3.3 国际金融中心“港口优势论”评析 83

4.3.4 国际金融中心“最大城市论” 84

4.3.5 原因、结论及推论 86

4.4 形成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 89

4.4.1 由国内金融中心迈向国际金融中心 91

4.4.2 由离岸市场直接迈向国际金融中心 91

4.4.3 在岸、离岸双驱动相互促进型 93

4.4.4 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 93

第五章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借鉴与路径 94

5.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状况及问题 95

5.1.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96

5.1.2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面临的问题 98

5.1.3 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规模和分布 99

5.1.4 我国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情况 101

5.2 新加坡等离岸国际金融中心成功的启示 103

5.2.1 新加坡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措施 104

5.2.2 新加坡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功效 107

5.2.3 新元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的地位和启示 109

5.2.4 其他主要国际离岸市场的经验 110

5.3 离岸市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突破口 112

5.3.1 上海发展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 112

5.3.2 上海设立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114

5.3.3 上海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契机 115

5.3.4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认识误区 117

5.4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 119

5.4.1 政府推动建立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 120

5.4.2 对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建议 121

5.4.3 隔离型离岸国际金融中心 124

5.4.4 渗漏型离岸国际金融中心 125

第六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与协调监管创新 127

6.1 上海与曼谷、汉城、台北等城市的竞争 127

6.1.1 上海与曼谷的竞争 128

6.1.2 上海与汉城的竞争 128

6.1.3 上海与台北的竞争 129

6.2 上海与香港、新加坡的竞争 130

6.2.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局限性 130

6.2.2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局限性 131

6.2.3 上海与香港、新加坡的比较 132

6.2.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定位 135

6.3 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防范 136

6.3.1 不易避免的金融危机 138

6.3.2 金融危机的影响 140

6.3.3 金融危机的传导 141

6.3.4 金融危机的预防 142

6.4 上海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间的监管合作和协调 145

6.4.1 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 145

6.4.2 国际金融中心间的协调与合作的作用 148

6.4.3 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合作存在的问题 148

6.4.4 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合作的改革和创新 151

第七章 人民币地位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影响 158

7.1 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的国际信誉 158

7.1.1 人民币贬值阶段(1949—1997年) 159

7.1.2 人民币不贬值阶段(1997—2005年) 160

7.1.3 人民币升值阶段(2005年至今) 161

7.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 161

7.2.1 世界主要国家货币自由兑换的情况 162

7.2.2 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的阶段和步骤 163

7.2.3 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地位 165

7.3 人民币地位与上海在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166

7.3.1 经常项目可兑换与在岸国际金融中心 166

7.3.2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在岸国际金融中心 168

7.3.3 国际货币与在岸国际金融中心 169

7.4 人民币地位与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171

7.4.1 非自由兑换本币的离岸金融影响 172

7.4.2 非参与可兑换本币的离岸金融影响 173

7.4.3 参与性可兑换本币的离岸金融影响 174

第八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展望 176

8.1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前景 176

8.1.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面临的挑战 177

8.1.2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景 178

8.1.3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 180

8.2 超越东京的全球国际金融中心 181

8.2.1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盛衰 182

8.2.2 保持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措施和效果 183

8.2.3 上海超越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潜力 185

8.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可能问鼎世界的领域 186

8.3.1 贸易港金融领域 187

8.3.2 金属等期、现货领域 188

8.3.3 国际贸易、直接投资金融领域 189

第九章 建设上海金融中心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190

9.1 扩展和连通交易平台及保障交易安全 190

9.1.1 交易前台系统扩展及互联 191

9.1.2 交易系统间的前台系统互联 193

9.1.3 国际互联 194

9.1.4 建议建立开放型商务金融网 196

9.2 建设高效的交易、支付、清算系统 199

9.2.1 交易合约的标准化和规模化 199

9.2.2 资金通用账户 200

9.2.3 券款对付 202

9.2.4 T+0交割结算制 202

9.3 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指数信息服务体系 203

9.3.1 金融中心指数体系的构成 204

9.3.2 提升指数体系的国际影响力 206

9.3.3 指数的传播和资信服务 207

9.4 鼓励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建议 208

9.4.1 在上海打造全国产权中心市场 209

9.4.2 鼓励对外直接投资 210

9.4.3 鼓励间接投资 213

9.4.4 鼓励外汇投资和交易 214

9.5 建议进行金融管理局试点和设立金融公会 215

9.5.1 在上海进行金融管理局试点 216

9.5.2 上海创立全国性金融公(协)会的意义 216

9.5.3 金融公会的职能 217

9.5.4 金融公会的活动建议 218

9.6 建议规划建设一条金融大道 219

9.6.1 规划建设金融大道是上海的现实需要 220

9.6.2 浦西外滩中山东路金融街已随风而逝 221

9.6.3 浦东世纪大道是设立金融大道的理想之地 221

9.6.4 规划建设金融大道的步骤 223

参考文献 225

附录1 国际金融中心的量化建议标准 229

附录2 乘机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建议 233

附录3 在九段沙规划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议 239

附录4 对外汇储备投资的五条建议 24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