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
  • 邵骥顺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1149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旅游学包涵着丰富的历史学内容 1

前言页 1

二、旅游学与历史学的相互关系 5

三、开展旅游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研究的意义 6

第一章 中国旅游简史 9

第一节 中国旅游历史沿革 9

一、古代中国的旅行与旅游 9

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形成 15

三、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16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旅行形式 20

一、帝王游豫 20

二、文人士大夫旅游 21

三、宗教旅行活动 23

四、民族游娱形式 25

一、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 29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旅游设施 29

二、旅客食宿 32

三、向导和镖行 33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旅行思想 34

一、儒家思想:功利性、人本性的旅行哲学 34

二、道家思想:崇尚自然、逍遥物外的旅行哲学 35

三、释家思想:求法利性的旅行哲学 37

第五节 中国名胜古迹破坏的原因 38

一、自然灾害的破坏 38

二、兵火战乱的破坏 39

三、火灾的破坏 40

四、因年久失修而毁记消失的 41

五、因政治上的需要而毁弃的 41

六、外国侵略者对中华名胜古迹的破坏 42

七、好心做坏事,“无知的破坏”与“建设性破坏” 44

第一节 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46

第二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与区域分布 46

第二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48

一、历史古迹与文物 48

二、革命史迹与文物 50

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50

四、民情风俗 51

五、文化艺术 52

六、饮食风味 52

七、旅游商品 53

第三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54

一、蕴藏丰富,品种齐全,自成体系 54

二、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关系密切,珠联璧合 54

三、资源分布全国,且又呈一定的区域分布 55

四、历史遗迹占绝大多数,现代人为的较少 55

五、具有明显的地方气息 56

七、在同一性中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57

六、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57

第四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58

一、历史古迹与文物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58

二、革命史迹与文物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62

三、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63

第三章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66

第一节 99座历史文化名城 66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作用 78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作用、地位和旅游资源特点 78

二、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旅游业中的地位 79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特点 80

第三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种类 83

一、作为历史上统一国家的首都 83

二、分裂时期王朝的都城 84

三、诸侯国时期的都城 85

四、边远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都城 85

五、历史上的雄州大郡 86

六、军事重镇 86

八、丝绸之路上的古城 87

七、工商都会名城 87

九、沿海通商大港 88

十、文化名城 89

十一、名人故里 89

十二、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 90

十三、革命历史文化名城 91

十四、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 91

十五、融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 92

十六、风景游览城市 92

第四节 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优势、问题和建议 93

一、开发旅游业的优势 93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95

三、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95

第四章 历史地名与旅游 98

第一节 旅游离不开历史地名知识 98

第二节 历史地名在旅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00

第三节 历史地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02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概述 105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和成就 105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105

二、唐代以来各朝建筑特点 108

三、古建筑中的等级制度 110

四、中国古建筑体名称 115

五、中国古建筑中环境小品建筑 119

六、中国古建筑中的砖、石建筑 123

一、宫殿的起源与发展 125

第二节 宫殿建筑 125

二、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27

三、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宫殿 131

第三节 坛庙建筑 134

一、历史沿革 134

二、中国坛庙建筑类型 137

三、太庙与社稷坛 138

四、天、地等坛和岳、镇等庙 139

五、孔庙等名人祠庙 145

六、家庙 148

七、民间影响较大的神庙 149

第四节 陵墓建筑 152

一、丧葬制度的历史演变 152

二、帝王陵墓封土形式 155

三、陵墓地上建筑 156

四、陵墓地下建筑 160

五、中国现存古代著名陵墓 162

第五节 会馆建筑 180

一、历史演变与建筑特点 180

二、著名会馆建筑 181

第六节 书院建筑 182

一、历史演变与建筑特点 182

二、著名书院建筑 183

第七节 古代桥梁建筑 185

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历史 185

二、现存著名古桥 188

第八节 古代水利工程建筑 192

一、中国水利工程发展 192

二、著名水利工程建筑 195

第九节 城市与城防建筑 201

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概况 201

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种类 205

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布局 207

四、城防建筑 209

五、长城 210

六、现存著名城防建筑 218

第六章 中国古代园林 224

第一节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224

一、汉以前帝王贵族畋猎苑囿为主体时期 224

二、魏晋南北朝山水园林奠基时期 225

三、唐代风景园林全面发展时期 227

四、两宋造园更为普遍时期 229

五、明清古代园林最后兴盛时期 230

一、按占有者身份原则划分 232

第二节 中国园林分类与特点 232

二、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 234

三、按园林艺术风格划分 235

第三节 中国园林造园要素 236

一、筑山 236

二、理水 237

三、植物配置 238

四、建筑营造 239

五、书画墨迹 240

第四节 中国园林建筑内容、形式与特点 241

一、亭 242

二、殿、堂、楼、阁、厅、馆 243

三、榭 244

四、舫 245

五、廊 246

六、墙 247

八、园门 248

七、桥 248

九、园窗 249

十、园路与铺地 250

第五节 中国园林欣赏 250

一、抑景 251

二、透景 251

三、添景 252

四、借景 252

五、夹景 253

六、对景 253

七、框景 253

八、漏景 254

九、点景 254

第六节 现存著名园林 255

第七章 中国宗教旅游资源 266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概况 266

一、佛教的创立、发展与外传 267

第二节 佛教 267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269

三、佛教建筑 273

四、佛教名胜古迹 286

第三节 道教 302

一、道教简史 302

二、道教诸神与仙境 305

三、道教建筑 309

四、道教名胜 313

第四节 伊斯兰教 318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发展及其传播 318

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319

三、中国穆斯林习俗与主要节日 320

四、伊斯兰教建筑 322

五、著名清真寺 327

一、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分裂 330

第五节 基督教 330

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331

三、中国的基督教建筑 332

第八章 民族与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335

第一节 民族 335

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335

二、中国各民族的源渊、旅称与取名特点 336

三、瑰丽的民族文化 346

一、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种类 351

第二节 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351

二、中国主要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353

三、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价值 370

四、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开发形式 373

第九章 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 376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内涵和特点 376

一、何谓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76

二、中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的特点 378

一、革命遗址、遗迹、旧址、会址等 379

第二节 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种类 379

二、革命故居和旧居 380

三、陵墓与纪念碑、塔、堂等纪念建筑物 380

四、革命标语、文告、壁画等石刻类 382

五、其他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82

第三节 中国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83

一、井冈山革命遗址 383

二、瑞金革命遗址 384

三、延安革命遗址 385

四、北京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86

五、上海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87

六、广州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88

七、天津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90

八、南京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90

九、其他地区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391

十、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394

第四节 中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396

第十章 中国旅游商品文化 398

第一节 中国旅游商品的种类 398

一、旅游生活用品 398

二、旅游文化用品 399

三、旅游食品 399

四、旅游纪念品 399

五、其他旅游商品 399

一、文物(包括复制品) 400

第二节 中国旅游纪念品 400

二、艺术品 401

三、土特产 401

四、工艺美术品 415

第三节 旅游商品的开发 444

一、旅游商品经营的意义 444

二、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 445

三、旅游商品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447

一、先秦时期 449

第一节 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449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饮食文化 449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451

三、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 452

四、明清时期 453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特点 454

一、原料广博,菜品繁多 454

二、选料严谨,因材施艺 455

三、刀功精湛,艺术性强 456

四、善于调味,注重火候 458

五、技法多样,盛器讲究 459

第三节 汉族地方风味菜 459

一、四大菜系 460

二、湘、徽、浙、闽、京、沪菜系 463

三、豫、东北、鄂、赣、秦菜系 465

第四节 其他风味中国菜 467

一、宫廷菜 467

二、官府菜 468

三、素菜 470

四、药膳 472

五、少数民族菜 474

六、清真菜 476

第五节 饮食习俗 476

一、岁时节日食俗 477

二、少数民族食俗 479

三、地方风味小吃 481

一、中国名酒 482

第六节 中国名酒与名茶 482

二、中国名茶 490

第七节 中国著名食店 499

一、华北地区 499

二、东北地区 501

三、华东地区 502

四、中南地区 506

五、西北地区 508

六、西南地区 50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