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庭社会学入门 家庭关系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家庭社会学入门  家庭关系学
  • (日)望月嵩原著;牛黎涛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ISBN:750006618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35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庭社会学入门 家庭关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家庭关系的意义 1

第一节 家庭和家庭关系 1

第二节 核心家庭 2

第三节 要素型关系与复合型关系 2

第四节 基本型关系与派生型关系 4

第五节 家庭关系与家庭性关系 5

第六节 家庭关系的特色 6

第七节 夫妇关系 8

第八节 亲子关系 9

第二章 青年时期的异性交往 11

第一节 互补的两性 11

第二节 异性交往的发展 12

第三节 约会的功能 13

第四节 约会的负面作用 14

第五节 异性交往的实际状况 15

第六节 约会的开始年龄 17

第七节 异性交往与性道德观念 17

第三章 配偶的选择 19

第一节 选择配偶的范围 19

第二节 选择配偶的标准 20

第三节 规范—相互作用说 21

第四节 欲求互补说 22

第五节 选择配偶的过程 24

第一节 结婚的意义 27

第四章 结婚与夫妇关系 27

第二节 结婚的功能 28

第三节 恋爱结婚的增加 29

第四节 婚姻介绍所的繁荣 31

第五节 高结婚率 32

第六节 初婚年龄的变化 33

第五章 孩子的社会化与亲子关系 35

第一节 亲子关系与社会化 35

第二节 社会化与教育 36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 37

第四节 现代家庭的问题 41

第一节 集团性危机 44

第六章 中年时期的家庭关系 44

第二节 妻子的人生课题 45

第三节 丈夫的立场 47

第四节 夫妇关系的重组 48

第五节 亲子关系的问题 50

第七章 老年时期的家庭关系 53

第一节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53

第二节 老年时期的家庭形态 55

第三节 三代同堂家庭 55

第四节 夫妇二人的生活 58

第五节 单身生活 59

第六节 赡养老人与共同、分别居住 61

第一节 女性的就业动向 64

第八章 双职工与家庭关系 64

第二节 双职工的增加 65

第三节 双职工的原因 67

第四节 双职工的烦恼 69

第九章 单身赴任与家庭关系 72

第一节 单身赴任问题 72

第二节 单身赴任的原因 73

第三节 单身赴任对子女的影响 75

第四节 单身赴任与夫妇关系 78

第五节 单身赴任家庭的课题 80

第十章 家庭的感情关系 82

第一节 所谓感情 82

第二节 家庭的感情结构 83

第三节 夫妇的伴侣性 86

第四节 亲子间的感情 88

第十一章 家庭危机与家庭关系 90

第一节 所谓家庭危机 90

第二节 ABC-X模式 91

第三节 过山车模式 93

第四节 双重ABC-X模式 94

第五节 婚姻顾问 96

第十二章 离婚、再婚与家庭关系 98

第一节 离婚的意义 98

第二节 社会对离婚问题的态度 98

第三节 日本离婚的动向 99

第四节 离婚的社会背景 102

第五节 离婚的原因 103

第六节 再婚的状况 104

第十三章 家庭内的交流 106

第一节 日本式的交流 106

第二节 交流的机制 107

第三节 互相告知的交流 108

第四节 解决课题的交流 110

第五节 感情治疗的交流 110

第六节 良好的交流方法 111

第一节 家庭生活与外部社会 114

第十四章 亲属关系 114

第二节 亲属的组织化 115

第三节 家庭的亲属范围 115

第四节 亲属关系的功能 117

第五节 亲属关系的负面功能 120

第十五章 今后的家庭关系 122

第一节 变动的家庭关系 122

第二节 从个人为家庭而存在到家庭为个人而存在 123

第三节 个人化与个别化 124

第四节 家庭的生活形式化 125

第五节 新的家庭关系 126

参考文献 130

后 记 13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