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 基础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978750668026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质量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 基础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国家质量基础建设 1
一、引言 1
二、国家质量基础的产生 1
(一)国家质量基础的概念 1
(二)国家质量基础的产生 1
(三)国家质量基础的运作机理 2
三、国家质量基础的战略地位 10
(一)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 10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 11
(三)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11
四、国家质量基础促进产业质量升级:案例分析 12
(一)案例:国家质量基础支撑国家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12
(二)案例分析小结 21
五、国家质量基础的国际发展状况及趋势 22
(一)国家质量基础的国际发展现状及特征 22
(二)国家质量基础的国际发展趋势 29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战略研究 32
一、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战略作用 32
(一)基本内涵、特征和作用机理 32
(二)重要作用 37
二、我国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现状及国际发展趋势 44
(一)建设成效 45
(二)主要问题 50
(三)国外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发展与启示 56
三、产业发展对质量技术基础的需求分析 61
(一)产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 61
(二)13个领域的需求分析 64
四、产业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战略对策 69
(一)提高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69
(二)增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76
(三)推进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国际化进程 81
五、产业质量技术基础发展的政策建议 85
(一)制定国家质量基础建设中长期规划 85
(二)实施支持制造产业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重大专项 86
附表 13个领域对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需求 88
我国制造质量强国的计量战略研究 102
一、引言 102
二、计量的内涵、范围和重要性 103
(一)计量工作的内涵 103
(二)计量工作的范围 103
(三)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104
三、我国计量工作发展的现状 107
四、国外计量工作发展的趋势 108
五、中外计量工作的对比 112
六、制造质量强国与计量发展的关系 114
七、我国计量战略的论证 115
八、实施我国制造质量强国计量战略的建议 115
我国制造质量强国的标准化战略研究 117
一、引言 117
二、标准在制造质量强国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 117
(一)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依据 118
(二)标准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杠杆 119
(三)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 120
(四)标准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 121
三、国外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经验和启示 121
(一)国外制造业标准化战略 121
(二)国外制造业标准化战略的启示 124
四、我国制造业标准化现状和问题 125
(一)我国制造业标准化发展基础 125
(二)我国制造业标准化存在问题 129
五、我国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路径 131
(一)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趋势分析 131
(二)我国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路径的要素分析 134
(三)我国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136
六、我国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目标和任务 139
(一)发展目标 139
(二)发展策略 140
(三)主要任务 141
(四)重点领域 143
七、我国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44
我国制造质量强国的认证认可战略研究 146
一、引言 146
二、认证认可的范围、内涵和重要性 147
(一)认证认可的范围 147
(二)认证认可的内涵 149
(三)认证认可的重要性 150
三、我国认证认可发展的现状、特色和差距 152
(一)我国认证认可发展概况 152
(二)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 155
(三)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现状 160
(四)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特点 162
(五)我国认证认可发展存在的差距 165
四、国外认证认可发展的趋势 167
(一)认证认可作为质量基础日益重要,作用更趋多元 167
(二)认证认可制度设置与发展阶段和国情相适应 168
(三)认证认可日趋国际化,认可制度由分散走向统一 168
(四)认证机构专业背景突出、性质多样、集中度高 169
(五)市场监管制度完善且严格 170
(六)认证认可向行业化方向发展 171
五、国际认证认可的发展与启示 172
(一)国际认证认可的发展 172
(二)国际认证认可活动发展的启示 175
六、制造质量强国与认证认可发展的关系 179
(一)制造质量强国对认证认可发展的需求 179
(二)认证认可发展对制造质量强国的支撑作用 180
七、我国制造质量强国认证认可战略的论证 182
(一)认证认可的发展目标 182
(二)认证认可的发展原则 183
(三)认证认可的发展定位 184
(四)认证认可的发展模式 184
八、实施我国制造质量强国认证认可战略的建议 185
(一)大力推进认证认可制度创新,更好地满足制造质量强国发展需求 185
(二)完善法制保障和监管体系,系统提升认证有效性 185
(三)强化认证认可技术基础体系,提升认证认可持续发展能力 186
(四)完善认证认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186
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188
一、引言 188
二、质量管理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189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 189
(二)质量管理的范围 189
(三)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90
三、我国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 191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探索中的质量管理 191
(二)改革开放至今:全面质量管理 192
四、我国质量管理的创新 195
(一)质量管理理念创新 195
(二)质量管理方法和实践创新 196
(三)质量管理推进创新 202
五、我国质量管理发展的经验 203
(一)“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是我国推行质量管理独具特色的指导方针 204
(二)把质量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核心内容,确立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04
(三)国家重视、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对深入、广泛推行质量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204
(四)广泛开展培训教育是推行质量管理、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05
(五)发挥质量组织的作用是推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 205
六、国内外质量管理对比研究 205
(一)日本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6
(二)美国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8
(三)欧洲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9
(四)我国质量管理的引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10
(五)值得借鉴的两项质量推进方式 213
七、我国质量管理发展的问题 215
(一)质量管理成熟度不高 215
(二)质量责任未完全落实 215
(三)体系方法未充分发挥作用 216
(四)教育培训投入严重不足 216
(五)质量工具方法应用效果有待提高 216
(六)设计开发质量管理亟待加强 216
(七)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依然薄弱 217
(八)技术创新优势尚未显现 217
(九)质量改进的广深度远远不够 217
八、通过质量管理促进制造质量强国的建议 217
(一)加强质量法制建设,优化质量提升环境 217
(二)深化管理体系实践,提高体系运行质量 219
(三)加大质量教育投入,落实素质提升工程 220
(四)深入推广质量方法,促进实施质量经营 223
(五)突破制造技术瓶颈,推动产业质量升级 224
(六)加强研发质量管理,提高自主创新效率 225
(七)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强化质量保证能力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