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区域经济学通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区域经济学通论
  • 安虎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4333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5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869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区域经济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区域以及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切入点 1

一、区域概念的理解 1

二、分析区域经济时的基本切入点 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9

一、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9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1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6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6

二、主要的研究内容 19

第四节 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状况及其趋势 26

一、国外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趋势 26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状况及其趋势 34

第五节 小结 50

参考文献 52

第二章 企业间竞争与活动区位选择 57

第一节 寡占市场的基本模型 57

一、古诺模型 58

二、伯特兰模型 62

三、埃齐沃斯模型 64

四、模型选择 67

五、序贯行动寡占 69

第二节 差异化产品市场 72

一、差异化产品的古诺竞争和伯特兰竞争 72

二、区位分析方法 74

第三节 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86

一、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 87

二、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 90

第四节 进入壁垒与竞争战略 93

第五节 企业区位理论 108

一、最小费用区位论 108

二、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 116

三、跨国公司企业区位 123

第六节 小结 129

参考文献 131

第三章 作为经济组织的区域 133

第一节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133

一、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 134

二、经济组织和资源配置 140

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 147

一、分工的演进与城市的形成 147

二、交易的地理集中与城市化过程 152

三、专业交易商的出现和城市化 157

第三节 城市等级结构 162

一、城市层系的最优层次数 163

二、城市系统的多(单)核结构 168

第四节 城乡联系与区域组织 173

一、城乡联系的有关理论 173

二、城乡联系的主要模式 177

三、城乡联系的主要途径 180

四、区域的自组织能力与区域组织 184

第五节 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 185

一、城乡联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框架及思路 186

二、我国城乡联系关联度区域比较分析 191

第六节 小结 194

参考文献 198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 201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认识 201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205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205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07

三、新增长理论 212

第三节 经济发展阶段论 215

一、空间经济发展阶段论 215

二、非空间经济发展阶段论 218

三、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几点启示 222

第四节 结构转变理论 224

一、刘易斯两部门模型 224

二、托达罗模型 227

三、斯蒂格利茨模型 229

四、新古典与结构转变观点的比较 232

第五节 增长极理论 236

第六节 贸易与经济发展 238

第七节 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244

第八节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 249

一、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简介 249

二、聚集经济的外生解释 251

三、聚集经济的内生解释 254

四、内生的两区域“核心—边缘”模型 258

第九节 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 262

一、倒U型理论 262

二、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均衡 264

三、后发优势与跳跃发展 269

第十节 小结 273

参考文献 275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结构 279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划分 279

一、霍夫曼划分法 279

二、克拉克三次产业分类法 280

三、库兹涅茨的划分方法 281

四、其他分类方法 281

第二节 大道定律和转换轨道 282

一、技术构成与产业结构 282

二、经济均衡增长路径:大道定律及其决定性变量 283

三、技术变换构成中的大道转换 285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87

一、配第定律 287

二、斯密顺序 288

三、克拉克定律 290

四、库兹涅茨的分析 290

五、钱纳里的分析 294

六、工业结构高度化规律 297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 310

一、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和多层次分析 311

二、区域产业结构定量分析 315

三、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320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331

第五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340

一、主导产业 340

二、关联产业 354

三、基础产业 355

四、建立区域产业群体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356

第六节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360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特征 360

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 361

三、产业结构调节手段及其效应 363

第七节 小结 364

参考文献 366

第六章 区域环境经济 367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环境问题的出现 368

一、环境与帕累托效率 368

二、市场失灵 370

三、公共物品和负的公共物品概念 371

四、公共物品和负的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模型 373

五、外部性问题 376

第二节 污染课税和产权安排 379

一、庇古税的外部负经济内部化理论 380

二、庇古税的效率性问题 381

三、污染课税和污染削减补贴 384

四、最小安全标准和鲍莫尔—奥茨税 386

五、科斯定理 388

六、科斯定理的政策意义 389

第三节 排污权交易 389

一、排污权交易理论 390

二、庇古税和排污权交易的比较 392

三、排污许可证的原始分配和成本负担 395

四、排污许可证交易的动态效率 396

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和区域环境经济 398

第五节 小结 400

参考文献 401

第七章 区域旅游经济 403

第一节 旅游产业概述 403

一、地位和作用 403

二、特征 404

三、主要产业部门 407

第二节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 409

一、收入分配效应 409

二、基础设施效应 412

三、环境效应 413

第三节 旅游产品及其供需分析 414

一、旅游产品的组成要素及其特征 414

二、旅游需求分析 416

三、旅游产品定价和消费分析 421

第四节 旅游市场分析 425

一、旅游市场概述 425

二、旅游市场细分 427

三、旅游市场竞争 428

第五节 旅游业投资 438

一、可行性研究 438

二、旅游投资风险和投资决策 444

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451

第六节 小结 454

参考文献 455

第八章 区域的地域结构 458

第一节 核心—外围二元结构 458

一、核心—外围模型 459

二、核心—外围模型对称性均衡的破坏 462

第二节 城乡边缘区与三元结构的形成 464

一、交通成本、交易成本与产业分类 464

二、城市核心区、城乡边缘区、乡村区域三元结构的形成 468

第三节 单核心城市与多核心城市结构 475

一、单核心城市的结构特征 475

二、多核心城市结构的特征 479

三、新城市的形成 484

第四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488

一、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488

二、区域地域结构演化 490

第五节 小结 493

参考文献 494

第九章 区际分工和贸易 496

第一节 劳动分工与收益递增 496

一、区际劳动分工的基础 496

二、区际劳动分工与规模经济 498

三、分工和专业化与迂回生产方式 499

第二节 劳动地域分工与区际贸易理论 501

一、绝对优势理论 501

二、比较优势理论 502

三、要素禀赋理论 512

四、里昂惕夫之谜 524

五、规模经济模型 527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专业化与劳动分工 535

一、专业化和分工的经济性 536

二、区域经济专业化 537

第四节 区际经济联系 541

一、区际生产联系 541

二、区际资本流动 545

三、区际人口流动 551

四、区际信息和技术的流动 553

第五节 小结 559

参考文献 560

第十章 城市经济 562

第一节 城市系统和等级规模分布 562

一、城市最优规模的讨论 563

二、城市规模分布 56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城市化 572

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及其特点 573

二、转型经济国家的城市化及其特点 579

三、中国的城市化 584

第三节 城市经济增长 589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 589

二、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590

三、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596

第四节 城市土地利用以及城市空间结构 597

一、地租与土地利用 598

二、城市土地利用与内部结构 600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609

第五节 城市劳动力市场 612

一、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612

二、通勤成本与就业区位选择 619

三、城市就业政策 622

第六节 城市住房市场 624

一、住房的基本属性和住房市场的基本特点 624

二、住房市场的供需分析 626

三、城市住房政策 638

第七节 城市基础设施 643

一、聚集经济与城市基础设施 643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供求 647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性分析及其测度 650

第八节 城市交通 652

一、城市交通的性质与影响 652

二、城市交通的供需分析 656

三、解决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 658

第九节 城市政府和城市财政 660

一、自然垄断与政府干预 660

二、外部性与政府控制 664

三、地方性公共物品的生产 666

四、社会平等与转移支付 667

五、集权与分权和地方政府效率 667

六、城市财政 668

第十节 小结 670

参考文献 672

附录:城乡边缘区 677

一、城乡边缘区概述 677

二、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发展 680

三、城乡边缘区的特征 689

四、城乡边缘区的发展前景 695

参考文献 698

第十一章 乡村经济 700

第一节 农村土地市场 700

一、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发育滞缓的原因 701

二、农村土地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土地市场的运作方式 706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709

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710

第二节 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715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基本理论 715

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716

三、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的政策 722

第三节 乡村金融市场 725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系统性缺陷 726

二、农村金融的传统观点、做法及效果 727

三、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区域布局和金融商品供求失衡 729

四、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及其金融需求特征 731

五、构建需求导向型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 732

第四节 乡村基础设施 735

一、基础设施与公共产品 735

二、乡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738

三、公共产品供给最优的“说真话机制” 741

四、加快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743

第五节 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 746

一、财政分权与经济发展 746

二、转移支付与乡村经济发展 749

第六节 我国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 755

一、产业聚集与聚集的经济效应 755

二、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 757

三、制约我国乡镇企业集聚化发展的生产力分散现状及结果分析 759

四、乡镇企业集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与聚集区构建 761

五、乡镇企业聚集规划的指导原则与政策 763

第七节 贫困问题 765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与我国贫困人口下降缓慢的博弈分析 765

二、积累贫困的经济运行机制 770

三、区域经济增长战略与扶贫战略 773

四、智力扶贫 774

第八节 小结 775

参考文献 778

第十二章 区域乘数 781

第一节 乘数模型 781

一、静态乘数模型 781

二、动态乘数模型 783

第二节 区域乘数的具体应用 784

参考文献 788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政策 789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起源 789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和层次 789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 790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 794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799

一、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799

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 800

三、实现目标的策略 810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816

一、主要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816

二、重新配置劳动力和资本的手段 818

三、促进工业化手段 820

四、交通与基础设施 821

五、小型企业与技术支援 822

六、政府采购合同 824

七、产业开发许可证制度 825

八、宏观政策手段 826

第四节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828

一、受援地区就业政策及其效应评价 829

二、评价区域政策效应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830

三、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调查方法 836

四、评价区域经济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法 838

第五节 小结 843

参考文献 847

后记 84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