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环境·循环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赵成功主编;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794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655页
- 主题词:矿产资源-地质经济学-中国-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源·环境·循环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序 贠小苏 1
地勘经济与循环经济 3
加快经济发展 繁荣地矿事业 张子华 3
发挥地勘优势 加快经济发展 保持队伍稳定——浙江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以来工作情况的报告 张盛丰 8
从天津地矿局看属地化六年来的地勘工作 李平 茹洪久 16
试论地勘事业单位改革 周国新 19
完善地勘工作体制 促进地质找矿的有效投入 李建华 骆银辉 23
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探讨 姚华军 王文 张润丽 29
财政体制改革给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带来的挑战 王洁民 彭介凡 37
试论地勘队伍“十一五”经济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 孟琪 42
关于发展我国勘查资本市场的思考 干飞 苏迅 杨景胜 盖静 46
地勘业的几个基本问题——兼议地勘业目前的选择 刘英 51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地勘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钱丽苏 58
部分国家地质工作国家经费预算管理综述 孟旭光 贺冰清 安军其 64
发挥矿业集团平台、窗口作用为全局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作贡献 刘锐 70
试论进一步推进我国地质勘查和矿业管理体制改革 贺冰清 72
对地勘产业结构、队伍结构调整与转变经营机制的浅层构思 谭德民 78
对地勘产业结构、队伍结构综合调整的思路和建议 陈行时 81
做实做强公益性地调队伍 统筹安排国家地质工作 王国丰 李兴武 李丹 85
地勘行业的改革路在何方 米保林 89
地勘单位矿业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研究 黄志忠 古斌 94
地勘单位企业化及商业性地质工作刍议 夏远方 100
地勘单位房地产开发税收筹划 李庆 103
山东省地矿局关于狠抓三个体系建设、强化激励机制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做法 李光友 108
浅论事业体制改革与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 许定久 116
买壳上市与矿业公司海外融资 邹永生 121
我国化工地勘队伍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朱子宝 126
关于地勘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 王利民 133
持大地质战略 打造发展亮点 谷利军 137
蒙古国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实践 李学同 140
对探矿权市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马文荣 144
工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 赵海建 148
地勘单位产业经营实体企业化的浅析 徐仁喆 153
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联动互补做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产业 于援帮 157
以法人为单元 提高资产质量和规模 刘世堂 163
加速培育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 赖贤友 167
加快地勘行业发展 促进行业的振兴 胡杰 张家义 172
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于循环经济理论探讨 王昌应 176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地勘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郭文秀 马文洪 金航 180
当前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几点思考 贺冰清 王永生 谭文兵 184
资源管理与循环经济 191
深化资源体制改革 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关凤峻 191
地质勘查劳动价值对提升矿权价值作用的探讨 姚公一 198
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障碍和政策体系设计 苏迅 200
加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 努力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贺建委 203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杨景胜 干飞 207
循环经济与矿业发展 罗伟 212
探矿权的价值确认与计价方法探讨 张金路 218
倡导循环经济 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国土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探讨 孙君 白雪华 221
当前探矿权市场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王成良 227
我国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 王艳萍 233
矿业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实施矿业循环经济从开发利用尾矿始 葛丽明 237
实施矿业循环经济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入手 张华 242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促进新疆矿业开发 胡建卫 林超 247
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 推进商业性地质工作 王素萍 杜舰 强真 251
中国北方内生低品位磷铁矿床综合利用前景 夏学惠 东野脉兴 256
理念、技术与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干飞 鹿爱莉 263
关于海南省东部沿海矿业开发的思考 潘祖平 267
矿业活动物质链、价值链与矿业循环经济研究 景东升 张应红 272
地勘单位矿业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研究 黄志忠 古斌 277
开发西部矿业 发展循环经济——对西部矿业开发利用的两点建议 盖静 283
整顿资源开发秩序 促进发展循环经济 涂相安 286
矿产资源法需要完善的几个问题 张宇 289
江西矿业发展战略探索 万宁华 293
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谭文兵 王永生 297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资源核算体系 鹿爱莉 谢承祥 302
资源经济与循环经济 309
矿产资源开发与发展循环经济 卜善祥 309
我国国土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探析 潘文灿 317
对可持续发展若干方面的经济学思考 张润丽 324
循环经济与矿业城市持续发展 刘随臣 331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切实做好国土资源工作 邱建平 335
我国初级能源利用结构及政策取向 丁锋 341
循环经济的国际实践与经验启示 郑敏 346
把循环经济观融入到国土资源经济发展之中 白雪华 孙君 350
物质循环代谢与循环经济——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及国土资源管理与循环经济 马立新 356
我国能源矿产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于春林 362
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设想 杜舰 王素萍 安翠娟 367
贵州省开阳县循环经济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匡永志 张照志 373
北京市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 张照志 379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土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理论研究 刘天科 侯华丽 386
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吴尚昆 吕宾 391
循环经济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 强真 王素萍 侯华丽 396
谈谈发展地区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钟伟 401
实施资源节约标准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段兆芳 于春林 403
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厉福荣 407
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曹清华 413
我国国土规划的过去与未来 安翠娟 吕宾 418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 王丹 424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朱冬元 邹伟进 郭明晶 429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 张梁 434
关于作好东北地区国土规划的几点建议 贾文龙 440
资源约束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 张琦 447
论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史登峰 孙婧 454
论推进循环经济中的制度变迁 刘伯恩 458
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需着重考虑的两个问题 孟旭光 郭威 462
环境经济与循环经济 469
我国矿山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及调控研究 齐亚彬 李香菊 469
浅议中国水资源形势与水环境灾害 张业成 张立海 张梁 477
生态经济的界定 许坚 483
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地下水资源保护 史登峰 张梁 489
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方法探索 张立海 刘凤民 494
建立煤矿环境治理基金总量预测与企业承受能力分析 张梁 史登峰 499
矿业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经济评价问题讨论综述 冯春涛 孙清元 507
云南省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地下水环境问题 李从仁 杨艳华 512
新疆沙漠化发育分布规律与防治对策 魏文慧 张兰 517
温度经济——不得已的选择 高世乐 高世明 高兴和 高山杉 522
生态矿业建设的探讨——以江苏为例 聂志强 华建伟 527
矿山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杨德栋 533
内蒙古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杨亮平 刘怡敏 538
河北平原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廖先锋 543
新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防治现状研究 戚莓 于庆河 刘学军 551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后立胜 559
贵州省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成效 杨胜元 张建江 王林 565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战略问题研究 刘志刚 572
黑龙江省小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初探 郭长林 冯军 577
基于工业生态学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构想 冯春涛 580
矿山环境保护是矿业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马静 586
矿业城市采空塌陷危害及其经济损失评估 王润福 刘瑾 591
关注我国地下水环境问题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厉福荣 596
借鉴“工业生态园”模式 探索“核环保工程”建设 周卫东 602
循环经济与矿业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王春宏 李汉光 606
加强我国煤矿矿山环境管理的对策建议 刘海青 张业成 张立海 611
扎兰屯市东山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经济、社会效益浅析 任宝林 615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毛学翠 618
基于元数据的地下水信息共享平台构建 诸云强 高存荣 喻孟良 朱少霞 张鸣之 623
贵州特色农产品的地质环境分布规律 杨胜元 毕坤 王林 630
高压渗流井在陕北干旱缺水地区的应用 杨六岗 方长生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