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文明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华文明史
  • 袁行霈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0602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华文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 1

中华文明史总绪论 1

第一节 中华文明发生的地理环境 1

绪论 1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

接纳与馈赠 1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中华文明 1

第一节 世界四大古老文明 2

黄河与长江—农业的温床和文明的摇篮 5

典型的季风气候 5

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内部复杂的自然环境 5

依托大陆与面向海洋 5

雄踞东亚的神州大地 5

第二节 神州大地的古代居民 5

古埃及文明 6

巴比伦文明 6

古印度文明 6

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 6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 6

阴阳观念 11

第三节 中华文明的演进 11

整体思维 11

中和之境 11

崇德尚群 11

人文精神 11

第三节 神话、传说和历史 13

古代居民的语言和信仰 13

华夏族的形成与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 13

以东亚和南亚蒙古人种为主体的古代居民 13

从最早的人类到蒙古人种的形成 13

外来文明的吸收雅与俗的互动 15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15

多民族的融合 15

第四节 中华文明史的分期 15

以复古为革新 15

第五节 中华文明的未来 18

第四期:明中叶至辛亥革命 18

第三期:隋唐至明中叶 18

第二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18

第一期:先秦 18

分期的依据:总体性与标志性 18

手工业的发展与分化 21

从村落到国家 21

两大农业体系的出现与全国经济区划格局的形成 21

走向文明的历程 21

第四节 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21

关于五帝的传说 21

传说的局限性 21

降服洪水和发明创造 21

尧、舜、禹的故事 21

神话的世界—开天辟地 21

考古学的探索 21

春秋-战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31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曙光 31

华夏文明的基本特征与历史地位 31

第一节 文明胎动时期的经济 31

夏、商、周的国家体制 31

商代考古的成就 31

夏代历史与夏文化的探索 31

中华文明的开始 31

农业的起源 43

两种农业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3

手工业的发展与分化 43

贵族手工业的出现 43

建筑业的进步 43

第二节 社会的分层化与复杂化 43

社会的分层化、复杂化与文明化 54

文明化的三个阶段 54

聚落形态和埋葬方式的变化 54

大批城址反映的古国林立的局面 54

第三节 走向文明的不同道路 54

黄河中游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的发展 74

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发展 74

第四节 中华文明特质的初现 74

多元一体格局的初步形成与中原地位的逐渐突出 74

江浙地区良渚文化的兴起和衰落 74

燕辽地区红山文化的兴起和衰落 74

长江中游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兴起和衰落 74

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与民族关系 95

从墓地和宗庙遗迹所见氏族-宗族观念的牢固和祖先崇拜的强调从埋葬方式所见等级制度与礼制的萌芽具有中华特色的几种物质文化:丝绸和玉器等卜骨的习俗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肇始——夏 95

第一节 夏朝的建立和中原地位的加强 95

少康中兴和中原地位的加强 105

第二节 夏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105

夏王朝的世系和疆域 105

夏王朝的建立和夷夏之争 105

有关夏王朝的最早记载和鲧禹治水的传说 105

夏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113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主要特征 113

为什么说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 113

第三节 夏朝的社会与文化 113

夏代的制作 117

农事与历法 117

社会与文化 117

第四节 夏朝周边的青铜文化 117

第三章 商周时期文明的兴盛 128

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 128

第一节 商周王朝的建立与华夏文明的兴盛 128

夏王朝周边的各族及其文化 128

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 128

夏家店下层文化 128

东夷文化和先商文化 128

商族的兴起 136

商汤“吊民伐罪” 136

盘庚迁殷与商文明的兴盛 136

周族的兴起与文王治岐 136

武王伐纣与西周的疆域 136

第二节 商和西周的宗法、分封与井田制度 136

宗法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146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146

“列爵惟五,分等惟三” 146

世官世禄制度 146

井田制度 146

第三节 商周礼制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反映 146

棺椁制度与用鼎制度 156

丧葬之礼 156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156

礼制典籍:《周礼》、《仪礼》与《礼记》 156

殷承夏礼与周承殷礼 156

庙祭与社祭 156

七雄并争与中央集权制萌芽 177

第一节 青铜文化中心的形成 177

赋税改革与土地私有制产生 177

第四章 辉煌的青铜文化 177

“弭兵”会盟与民族融合 177

“尊王攘夷”与五霸迭兴 177

宗法破坏,嫡庶互戕 177

平王东迁,王室衰微 177

商代前期青铜文化的快速发展 182

中原青铜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 182

商周统治区的扩大与青铜文化的广泛传播 182

华夏观念的普遍认同 182

第二节 规模宏大的青铜工业 182

第三节 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 196

青铜工业的不断进步 196

从范铸法到失蜡法的演进 196

合金比例的控制 196

铜岭和铜绿山等大型铜矿的发现 196

在中央王朝严格控制下的青铜工业 196

采矿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196

青铜艺术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207

青铜艺术的深远影响 207

第四节 青铜工业带动下的手工业生产 207

作为礼器的青铜器 207

青铜文化的三个系统 207

青铜文化传统的形成 207

手工业的专业化和“以职为氏” 224

中国最早瓷器的出现 224

玉器的礼仪化和人格化 224

丝绸纺织业和漆木器手工业的发展 224

制骨作坊与象牙制品 224

造车手工业的出现 224

第五章 铁器的应用和生产的发展 224

第一节 铁器的应用和冶炼技术的快速发展 224

铸铁退火工艺与韧性铸铁的发明 232

鼓风设备与世界最早的铸铁器 232

第二节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232

中国最早的人工铁器 232

商周时期的陨铁器 232

领先世界的钢铁技术块炼铁渗碳钢技术 232

战国中晚期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238

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 238

耕作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238

粮食的增产和经济林木的广泛栽培 238

第三节 新技术的采用与手工业生产的繁荣 238

青铜器新技术的采用 244

制盐手工业的类型 244

漆器手工业的繁荣 244

纺织手工业的进步 244

第四节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与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244

私营工商业的崛起与地区性经济中心的形成 251

第六章 商周时期的都邑与商业 251

第一节 商代都城和方国城邑 251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251

官营手工业生产和管理机构 251

官营手工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251

商代都城的探索 262

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 262

洹北商城 262

安阳殷墟和王陵 262

商代方国城邑的发现 262

第二节 周代都城的发展 262

三晋与燕国都城 283

第三节 商业都会与富商巨贾 283

楚郢都纪南城 283

秦雍城与咸阳 283

朝、祖、社三位一体的基本格局 283

临淄与曲阜 283

东周王城 283

宗周与成周 283

周代都城对商代都城的继承和发展 283

第四节 东周列国的货币和度量衡 287

高利贷的活跃 287

东贾齐鲁、南贾梁楚的洛邑 287

富商巨贾的出现 287

商业都会经济发展体系的形成 287

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287

号称为天下之中的陶邑 287

金属铸币的最早出现 303

形态各异的列国货币:三晋两周地区的布币 303

齐国和燕国的刀币 303

楚国的金币和铜贝币 303

秦国的圜钱 303

战国货币的趋同倾向 303

度量衡制的产生 303

东周列国的量衡制度 303

度量衡的统一 303

第七章 汉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303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303

文字形成的社会条件 316

文字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316

第二节 殷墟甲骨文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16

新石器时代遗物上的各种符号 316

仓颉造字的传说 316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316

殷墟甲骨文是探讨汉字起源最有根据的材料 322

完整地记录语言 322

文字的结构 322

文字的排列方式 322

保留原始文字的痕 322

迹 322

夏商之际汉字体系的形成 322

第三节 汉字记录汉语的独特功能 322

形声字的作用 333

第一节 天神与祖先崇拜 333

第八章 商周时期的宗教与信仰 333

词义构词和音变构词 333

汉字和汉语词汇系统的关系 333

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333

祭祀系统 338

帝与天 338

祖先的意义 338

第二节 筮占与周易 338

第三节 占星术 345

春秋时期的《周易》筮占 345

象与辞的独立使用 345

周易的象与辞 345

龟卜与筮占 345

筮法 345

天事恒象 351

星占实例 351

分野理论 351

古代天文学的萌芽 351

第四节 巫和史 351

第九章 教育的发达与学术的昌盛 357

第一节 士人和私学的兴起 357

巫与王 357

史巫之别 357

绝地天通 357

士人的出现 361

私学和乡校 361

孔子办学 361

诸子学的兴起 361

第二节 孔子与儒家学派 361

人伦和人道六经及其解释 371

仁与义 371

第三节 道家 371

礼乐秩序 371

孔子和儒家 371

人性论 371

刑名学说 380

第四节 墨家、法家、名家和阴阳家 380

形神关系 380

齐物与逍遥 380

无为与因循 380

虚无与道 380

道家宗旨 380

老子和道家 380

墨子和墨家 389

兼爱、非攻、尚贤与节用 389

商鞅和韩非 389

法家的法、术、势 389

名家两派:惠施和公孙龙 389

邹衍与阴阳五行说 389

第五节 兵家和兵书 389

第六节 数术和方技 396

孙子兵法 396

六韬或太公兵法 396

司马法 396

数术 402

方技 402

巫术 402

礼仪 402

方术 402

第七节 从百家到一统的趋势 402

思想的趋同呼唤政治的统一 413

第一节 先秦散文 413

第十章 文学艺术的兴起与繁荣 413

荀子对各家的批判与吸收 413

“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 413

分化与融合:百家争鸣的两种趋势 413

甲骨文与金文的文体 418

历史散文 418

诸子散文 418

第二节 《诗经》和《楚辞》 418

爱国主义思想 429

作家及作品 429

《楚辞》的名称、渊源、特征 429

离骚 429

第三节 雕塑、绘画与工艺美术 429

《诗经》的结集与整理 429

《诗经》的内容 429

《诗经》的分类 429

《诗经》的名称、时代和地域 429

《诗经》的艺术 429

早期绘画的品类及其发展 439

春秋战国独具特色的青铜、髹漆工艺 439

第四节 音乐与舞蹈 439

商周雕塑中人和动物的形象 439

商周雕塑的基本特点 439

武舞与巫舞 451

西周制礼作乐 451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 451

民间乐舞的发展 451

乐器的繁盛 451

五声音阶、十二律与三分损益法 451

地下音乐殿堂—曾侯乙墓 451

彩图目录 451

插图目录 45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