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社会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经济社会学
  • 朱国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2250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69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经济社会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经济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1

二、经济社会学研究什么 10

三、为什么研究经济社会学 18

四、如何研究经济社会学 22

五、本书的设计和编排 25

第一篇 导论 29

本篇导读 29

第一章 经济学、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 31

第一节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分工及其比较 31

一、经济学及其学科发展史 32

二、社会学及其学科发展史 34

三、经济学与社会学:学科史的比较 37

四、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比较 38

第二节 经济思想史上的社会研究 42

一、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44

二、重商主义:国家、财富和权力 45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及其他 47

四、“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思 51

五、“方法之争”中的德国历史学派 54

六、美国制度学派:凡勃伦的制度分析 57

七、马歇尔和新古典学派 58

八、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国家干预 60

九、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62

第三节 社会思想史上的经济研究 63

一、社会学的创始期:孔德的工业社会观 64

二、涂尔干:作为社会事实的经济现象 66

三、帕累托: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理论耦合 70

四、韦伯:社会经济学的庞大体系 72

五、波兰尼: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早期发轫 78

第四节 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 80

一、正名:经济社会学与社会经济学 80

二、作为一门学科的经济社会学及其形成与发展 84

小结 87

思考题 88

第二章 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 89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研究 90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90

二、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经济社会学研究 93

第二节 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 97

一、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互动 98

二、新经济社会学的学术渊源 100

三、社会网络分析与新经济社会学 106

第三节 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 107

一、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的经济行动 107

二、经济行动的社会定位 110

三、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 112

第四节 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及特征 115

一、新经济社会学的意义 115

二、作为社会学分支的经济社会学 117

三、经济社会学与主流经济学的比较 118

一、资本概念的形成 12

思考题 124

小结 124

本篇导读 127

第二篇 生产要素 127

第三章 资本 129

第一节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资本 129

二、物质资本 131

三、人力资本 131

四、资本的经济属性 133

第二节 经济生活中的社会资本 134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134

二、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 139

三、社会资本的特征 141

一、社会资本的定义与特点 143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143

二、关于社会资本对经济作用的假说 144

三、社会资本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145

第四节 社会资本概念的局限性 146

一、概念界定的模糊性 146

二、概念运用的局限性 147

小结 148

思考题 148

第四章 劳动力 149

第一节 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 150

一、斯密的劳动观点 150

二、边际主义理论的劳动力 151

三、作为人力资本的劳动力 152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里的劳动力 153

一、帕森斯:社会体系中的劳动力 153

二、格兰诺维特:劳动力流动中的网络现象 155

三、劳动力社会学与劳动力经济学的区别 156

第三节 新经济社会学:劳动力的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 157

一、劳动力的外部市场 158

二、劳动力的内部市场 161

三、劳动力内部市场、企业间流动与效率最大化 164

第四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四种理论 166

一、中心-边缘与结构不平衡理论 166

二、融合理论 169

三、中等阶层群体与少数民族聚居地 171

四、移民与非正式经济 173

第五节 关系网络: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因素 175

一、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的前提与条件 176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网络因素 177

小结 180

思考题 180

第三篇 经济过程 181

本篇导读 181

第五章 生产 183

第一节 生产的经济学意义 183

一、生产过程 184

二、生产函数 185

三、生产目标 186

第二节 生产的社会学解释 191

一、马克思的社会过程论 192

二、帕森斯对生产子系统的论述 195

第三节 生产过程中的组织 199

一、生产组织的性质 200

二、生产组织的构成及功能 202

三、网络化与小型化 204

小结 210

思考题 210

第六章 交换 211

第一节 经济学视野里的交换 212

一、斯密经济理论中的交换 212

二、经济学家对交换的解释 214

三、新政治经济学对交换概念的扩展 215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交换 217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行为主义假设 217

二、社会交换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218

三、社会交换的几大命题 219

四、社会交换原则的应用 220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关系 222

一、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别 222

二、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联系 225

第四节 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本质 227

一、波兰尼:交换与市场 227

二、韦伯:交换的社会学本质 229

三、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意义 232

思考题 233

小结 233

第七章 分配 235

第一节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 235

一、经济分配与再分配的含义 235

二、经济流量、存量与经济分配 236

第二节 经济分配机制 237

一、要素间分配 237

二、个人间分配 241

三、国家间分配 243

第三节 经济再分配 244

一、经济再分配的理论模型 245

二、政府的经济再分配 245

一、洛伦茨曲线 247

第四节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的社会后果 247

二、经济分配的社会后果 249

三、经济再分配的社会后果 249

四、公平与效率 250

小结 252

思考题 253

第八章 消费 255

第一节 消费的含义、类型和形式 255

第二节 消费行为的经济分析 257

一、经济学对消费行为的研究 257

二、消费行为的经济学 262

第三节 社会学对消费经济学的批评 267

一、消费经济学建立在诸多假定条件之上 267

二、消费经济理论的缺陷 268

三、社会学研究消费行为的概念工具 270

第四节 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271

一、社会学研究消费的必要性 271

二、消费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73

第五节 消费行为的社会分析 277

一、个人社会特征与消费行为 278

二、家庭与消费 278

三、社会群体与消费 279

四、社会阶层与消费 280

五、社会文化与消费 281

小结 282

思考题 282

本篇导读 283

第四篇 经济组织 283

第九章 市场 285

第一节 市场现象 285

第二节 经济学中的市场:从斯密到新制度经济学 288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市场 289

二、边际主义学派的市场 289

三、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 290

四、凯恩斯对市场定律的批判 290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市场理论 291

第三节 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 293

一、马克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293

二、韦伯:市场中的权力与斗争 297

第四节 市场社会学研究的复兴 300

一、波兰尼:嵌入于社会之中的市场 300

二、帕森斯与斯梅尔瑟:社会体系支撑下的市场 301

一、斯维德伯格: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市场 303

第五节 当代社会学的市场研究 303

二、结构理论视野中的市场 306

三、经济学与社会学对市场的不同理解 307

第六节 市场体系的社会结构 309

一、自由的理性行动者 310

二、价格—交换体系 313

三、权利体系的安排 315

小结 318

思考题 318

第一节 企业理论 319

一、马克思:资本主义与企业 319

第十章 企业 319

二、韦伯:理性化企业 320

三、熊彼特:企业与创新 321

第二节 企业在现代的发展 322

一、古典企业与现代企业 322

二、现代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323

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企业 326

第三节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企业 329

第四节 非正式组织:企业的社会因素 334

一、企业间的社会关系网络 334

二、企业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 337

第五节 企业的兼并 340

一、企业兼并的有关理论 341

二、企业兼并的动因 342

三、企业兼并浪潮中的国企改革 343

小结 344

思考题 345

第十一章 网络 347

第一节 网络研究的两种视角 348

一、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网络 349

二、作为一种支配形式的网络 350

第二节 新经济社会学与网络研究 351

第三节 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356

一、嵌入问题 356

二、过度社会化和社会化不足 358

三、嵌入、信任与破坏行为 360

四、市场与等级制 363

第四节 网络现象研究 366

一、人口与机会网络 367

二、权力与影响力的网络 368

三、企业与协议网络 370

四、生产网络 371

小结 373

思考题 374

第十二章 非正式经济 375

第一节 对非正式经济的概念界定 376

一、现实的例子 376

二、非正式经济的特征 377

三、非正式经济的内容 378

四、非正式经济的类型 381

一、非正式经济的社会动力机制 383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非正式经济的动力机制与制约机制 383

二、国家控制的悖论 385

第三节 “不可测度”的测度:对非正式经济的测量方法 389

一、劳动力市场方法 390

二、微型企业方法 392

三、家庭消费方法 394

四、宏观经济差异方法 395

小结 397

思考题 399

第五篇 经济变迁 401

本篇导读 401

一、早期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论述 403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403

第十三章 经济发展 403

二、李嘉图一马克思的经济增长观 405

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和罗斯托 407

四、一般均衡理论的平衡增长模式 409

五、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411

第二节 制度与经济发展 412

一、作为分析单位的制度 413

二、制度学派对传统理论的批评 414

三、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 416

四、制度创新 417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与经济发展 418

一、国家理论 418

二、意识形态理论 420

三、文化理论 422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国际维度 424

一、帝国主义理论 425

二、依附理论 426

三、世界体系理论 427

小结 428

思考题 428

第十四章 经济与现代化 429

第一节 现代化的一般理论 429

一、现代化的概念和特征 429

二、世界进程中的现代化 432

三、历史进程中的现代化 436

第二节 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 440

一、现代化的经济条件 441

二、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 445

三、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50

四、现代化与西方化 453

第三节 现代化的社会后果 455

一、对现代化后果的认识 455

二、现代化与社会结构变化 456

三、现代化与国际一体化 457

四、现代化与政治秩序 458

五、社会和人的现代化 459

小结 461

思考题 462

本篇导读 463

第六篇 经济体制 463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 46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由来 465

一、“资本主义”一词的来源 465

二、市场与资本主义 467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含义 469

一、什么是资本主义 469

二、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 471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473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473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477

三、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运行与变迁 479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理性化 481

一、资本主义起源的制度条件 482

二、制度因素后的历史条件 484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 488

第五节 后工业社会:对发达资本主义的诠释 489

一、概念式图式与中轴原理 490

二、知识、技术与工业社会 492

三、后工业社会的内涵 493

小结 497

思考题 497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 4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概念及其意义 499

一、“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 499

二、“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 502

一、柏拉图的理想城邦 5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想简史 504

二、空想社会主义 505

三、科学社会主义 507

第三节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 508

一、哲学基础 509

二、社会化大生产 510

三、共产主义 510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一个代名词 511

一、社会过渡期理论 511

二、国家资本主义理论 513

三、官僚集体理论 514

第五节 理性主义抑或超理性主义 515

一、再分配权:市场与计划 516

二、短缺的经济 517

三、市场化的社会主义 518

第六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19

一、告别苏联模式 520

二、“修正主义”与反修正主义 521

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22

小结 524

思考题 524

第七篇 经济与非经济 525

本篇导读 525

第十七章 经济与政治 527

第一节 经济与政治的经典理论 528

一、斯密与马克思: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528

二、韦伯:政治体系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530

三、凯恩斯:国家对市场的干预 531

四、当代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532

第二节 国家与经济体系的互动模式 534

一、公共产品国家 535

二、稳定宏观经济的国家 536

三、社会权利国家 537

四、发展型国家 538

五、计划经济体制国家 539

第三节 国家对市场的建构 540

一、政府对财产的控制与规范 541

二、对市场关系结构的规范 543

三、货币与信用:国家对支付手段的提供 545

四、政府对经济分配的影响 547

小结 549

思考题 550

第十八章 经济与社会 551

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的经典理论 553

一、重商主义:权力与财富 553

二、斯密:生产的社会性 554

三、马克思: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 555

第二节 帕森斯:经济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 556

一、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556

二、经济子系统的界定 557

三、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的交换 560

第三节 波兰尼:经济整合方式与社会结构 563

一、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经济的两种含义 564

二、作为制度化过程的经济 565

三、三种经济整合方式及其对应的社会结构 567

第四节 经济与社会结构:斯廷施凯姆的比较社会学研究 571

一、技术与社会结构 571

二、经济组织 573

三、社会结构中的人流 573

小结 575

思考题 576

第十九章 经济与文化 577

第一节 文化现象 577

一、经济学视野中的文化 578

二、文化的一般含义 579

第二节 经济与文化的经典理论 580

一、康芒斯:习俗对市场的作用 580

二、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583

三、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586

第三节 经济与文化的社会学研究 588

一、经济生产与文化 589

二、经济交换与文化 592

三、经济消费与文化 594

第四节 经济与社会教育 596

一、技术-功能理论 597

二、分层理论 598

三、制度理论 601

第五节 文化体系与经济活动者的社会化 602

小结 605

思考题 605

二、生态环境系统 607

一、社会系统 607

第二十章 经济与环境 607

第一节 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 607

三、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08

四、社会-生态环境系统 609

第二节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系统 610

一、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 611

二、经济增长 612

三、人口增长 613

四、工业化 615

五、增长的极限 618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621

一、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 621

二、环境意识的反展 623

三、环境标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624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626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背景 627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主要思想 630

三、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意义 636

第五节 环境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 638

小结 640

思考题 640

主要参考文献 641

主题词索引 665

人名索引 687

后记 69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