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
  • 李炩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1398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关系-工业化-资本积累 工业化-资本积累-关系-农业经济 资本积累-工业化-关系-农业经济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献辞 1

前言 1

第1章 绪论 1

1.1 本书的主题与意义 1

本书的基本主题 1

本书的主要意义 3

1.2 本书的思路与方法 6

本书的基本思路 6

本书的研究方法 8

第2章 农业剩余的生成 10

2.1 农业剩余的意义 10

农业剩余的内涵 10

农业剩余的形式 12

2.2 农业剩余的生成:劳动力再配置模型 13

劳动力再配置模型的设定 13

劳动力再配置模型的运行 14

工业部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17

农业部门对剩余劳动力的释放 28

2.3农业剩余的生成:生产率提高模型 31

生产率提高模型的设定 31

生产率提高模型的运行 33

生产率提高的内部机制 38

生产率提高的技术选择 41

2.4 农业剩余的生成:总人口变动模型 48

总人口变动模型的设定 48

总人口变动模型的运行 48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 57

2.5 小结 59

第3章 农业剩余的传导 61

3.1 农业剩余的传导方向 61

农业剩余的可能流向 61

农业剩余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意义 66

3.2 农业剩余的传导过程 69

“孤岛模型” 69

现实模型 71

3.3 农业剩余的传导条件 73

条件之一:完善的物品市场 73

条件之二:完善的金融市场 80

条件之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86

3.4 农业剩余的传导机制 87

市场传导机制 87

政府干预机制 88

计划传导机制 90

3.5 小结 91

第4章 工业化资本积累的可能来源 93

4.1 境外资源流入 93

殖民掠夺 93

外国援助 98

外商投资 102

4.2 国内资源调动 103

国民储蓄 104

工业积累 108

政府储蓄 109

农业剩余 111

4.3 小结 112

第5章 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剩余的方式选择 113

5.1 理论方式及其运行机理 113

农业赋税 113

农业贸易条件改变 119

农民自愿性储蓄 127

对农民财产的直接剥夺 131

小结 132

5.2 现实模式及其经济背景 133

英国:财产剥夺——贸易条件恶化模式 133

美国:穆勒——马歇尔模式 140

法国:高税收——高利贷模式 145

日本:贸易条件改善——高税收模式 148

原苏联:“剪刀差”模式 158

台湾:土地资本工业资本化——政府控制下的价格关系模式 167

小结 173

5.3 最佳方式选择:效率基准与效果基准 174

效率基准 176

效果基准 177

效率基准与效果基准的协调 178

策6章 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剩余的数量限度 182

6.1 数量限度的影响因素 182

6.2 数量限度的需求分析 184

工业化起步时所处的历史时期 184

工业化起步时的人均GNP水平 186

工业化起步时工业部门的相对份额 189

工业化起步过程中面临的人口压力 191

工业化的产业定向 194

工业化的技术类型 196

工业化的载体取向 198

小结 199

6.3 数量限度的供给分析 201

工业化起步过程中的农业土地制度选择对剩余供给的影响 201

工业化起步过程中的农业技术制度选择对剩余供给的影响 210

小结 219

6.4 合理限度的确定:需求基准与供给基准 220

第7章 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剩余的时间界限 223

7.1 农业提供剩余使命的完成标志 223

理论标志 223

案例分析 225

“剪刀差”方式 232

标志量化 236

工业化成长的三个阶段 239

7.2 农业提供剩余角色的有序转换 239

不同阶段的农业政策取向 241

7.3 工业剩余回流农业的结构特征 248

案例再分析 248

结构特征值 260

7.4 小结 262

第8章 中国问题的初步分析 263

8.1 工业化起步过程的特征 263

人均GNP:水平很低 264

工业部门相对份额:十分微小 266

人口压力:非常沉重 267

工业化的产业走向:重工业优先 270

工业化的载体取向:国营企业为主 273

工业化的外向度:贸易依存度很低 275

境外资源流入:近乎无有 276

8.2 汲取农业剩余的方式 277

小结 277

税收方式 279

储蓄方式 289

8.3 汲取农业剩余的数量 290

税收方式汲取农业剩余的数量 291

“剪刀差”方式汲取农业剩余的数量 291

储蓄方式汲取农业剩余的数量 308

各种方式汲取农业剩余的总数量 310

各种方式汲取农业剩余的数量结构 314

8.4 汲取农业剩余的效果 314

对工业部门扩张的推动 314

对农业部门发展的影响 316

8.5 阶段转换与政策调整 318

我国工业化成长阶段的理论判识 319

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 320

本书要点 33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