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经济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秉龙,薛兴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7573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168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特性、地位与作用 1
第二节 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10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6
第一篇 农产品市场 23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23
第一节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均衡 23
第二节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弹性 38
第三节 农产品供求均衡理论应用 43
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50
第一节 市场与流通概述 50
第二节 农产品批发市场 53
第三节 零售业态的变化与农产品零售市场 60
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71
第一节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71
第二节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76
第三节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81
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90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90
第二节 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103
第三节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 109
第四节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112
第二篇 农业生产要素 127
第六章 土地与水资源 127
第一节 土地概述 127
第二节 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 134
第三节 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138
第四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 148
第五节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158
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 165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165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172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77
第四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 183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190
第一节 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190
第二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196
第三节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198
第九章 农业资金 205
第一节 农业资金的含义、运动规律与特点 205
第二节 农业财政资金 208
第三节 农业信贷资金 213
第四节 农户资金 216
第十章 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221
第一节 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221
第二节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226
第三节 农业信息商品与市场 230
第四节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完善 234
第三篇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241
第十一章 农业家庭经营 241
第一节 农业家庭经营的争论、历史演变与国际经验 241
第二节 家庭经营作为农业主要经营形式的理论分析 249
第三节 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254
第四节 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257
第十二章 农业合作社 263
第一节 合作社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63
第二节 农业合作社的含义、原则、作用与运行特征 268
第三节 中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273
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279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产生的原因及其契约关系 279
第二节 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 286
第四篇 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 295
第十四章 农业保护政策 295
第一节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理论依据与判别标准 295
第二节 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303
第十五章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310
第一节 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与其经济特性 310
第二节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监管 318
第三节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323
第十六章 农业产业结构 334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334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进趋势 336
第三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40
第四节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战略调整 343
第十七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351
第一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 351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356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360
第十八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365
第一节 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365
第二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68
第三节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372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377
第五节 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