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达全集 第6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李达全集  第6卷
  • 汪信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685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李达(1890-1966)-全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达全集 第6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民族问题(1929.9) 3

小引 3

第一章 民族 4

第一节 氏族、种族、民族的区别 4

第二节 民族的特性 5

第三节 民族的发生与发展 7

第四节 民族统一运动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8

第五节 民族是进步的现象呢,还是退步的现象? 9

第六节 民族存在之历史的限界 10

第七节 拥护帝国主义的人们对于民族的解释 11

第八节 民族问题的发展阶段 12

第二章 帝国主义前期的民族问题 14

第一节 帝国主义前期的民族问题有两个时期 14

第二节 何谓国家主义 15

第三节 资产阶级在其对外政策上怎样利用民族问题呢? 18

第四节 资产阶级在其对内政策上怎样利用民族问题呢? 20

第五节 何谓殖民地政策 21

第六节 何谓“东方”其落后的原因何在 24

第七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5

第三章 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问题 27

第一节 帝国主义时代民族问题的意义 27

第二节 民族问题与殖民地问题之间的关系 28

第三节 资本输出与被压迫民族 29

第四节 隶属国及殖民地的阶级分化与民族解放运动 30

第五节 被帝国主义征服的国家之民族运动状况 32

第六节 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分配状况 33

第四章 苏俄的民族问题 35

第一节 苏俄的民族问题的意义 35

第二节 苏俄的民族构成 36

第三节 苏俄的民族根本政策 36

第五章 民族问题几个根本原理 38

第一节 被压迫民族革命与被压迫阶级革命 38

第二节 民族自决权 39

第三节 民族问题几个原理的总括 39

辩证法的唯物论(1930.1) 41

农业问题之理论(1930.1) 53

原序 53

绪论 54

第一章 马克思的农业理论和政策 56

第一节 资本家社会的运动法则和农业 56

第二节 农业之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则 59

第三节 马克思的农业政策 63

第二章 恩格斯的农民政策 6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和农民问题 67

第二节 农民政策的核心 68

第三节 农业人口的阶级构成 69

第四节 法兰西劳动党农业纲领的批评 71

第五节 恩格斯的农民政策 76

第六节 对大地主及农业劳动者政策 78

第三章 爱喀柳斯和李卜克内西 81

第一节 马克思之忠实的叙述者 81

第二节 爱喀柳斯的小农经营论 81

第三节 李卜克内西的《土地问题论》 83

第四章 考茨基的农业理论及政策 94

第一节 考茨基和农业问题 9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农业发展 96

第三节 考茨基的农业政策 128

第五章 列宁的农业理论及其政策 134

第一节 列宁与农业问题 134

第二节 列宁的农业理论 134

第三节 列宁的农业政策 139

第六章 共产国际的农民政策 15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152

第二节 共产国际与农民问题 152

第三节 关于农业问题的决议 154

第四节 《关于农民问题的论纲》 158

第七章 批评与反批评 164

第一节 反马克思派的批评 16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者的反批评 169

经济学入门(1930.4) 183

上篇 实际之部 183

第一章 资本家社会的生产 183

第一节 机械 183

第二节 燃料、电气 187

第三节 运输 189

第四节 广义的机械生产 190

第五节 大量生产 193

第六节 旧生产方法的遗制 194

第七节 生产的集积 197

第八节 资本主义与生产力的发展 198

第二章 劳动力 202

第一节 劳动者与生产 202

第二节 劳动立法、劳动组合 206

第三节 世界大战的初期及战后的劳动立法 209

第四节 劳动的强度、劳动的科学的组织 211

第五节 劳动工银 214

第三章 经营主 219

第一节 各个资本家和股份公司 219

第二节 资本家的结合 220

第四章 货币及信用 225

第一节 货币诸形态、金属货币 225

第二节 纸币 229

第三节 商品信用 234

第四节 货币信用、商业及不动产抵押银行 236

第五节 银行券发行银行、信用货币 240

第六节 国际借贷 244

第七节 国家的信用 247

第五章 商业 250

第一节 世界经济 250

第二节 殖民地 252

第三节 批发商业、商品交易所 255

第四节 证券交易所 257

第五节 零卖商业、合作社 258

第六节 恐慌 259

下篇 理论之部 263

第六章 价值 263

第一节 市场与社会的阶级形相 263

第二节 商品 266

第三节 价值 268

第四节 交换社会的均衡 270

第五节 形成价值的劳动 272

第六节 简单及复杂的劳动、商品之物神崇拜性 276

第七章 货币 280

第一节 成为价值尺度和价值表现的货币 280

第二节 货币商品 281

第三节 价格 282

第四节 为流通手段的货币 283

第五节 为支付手段的货币 284

第六节 铸货 285

第七节 为流通所必要的货币量 286

第八节 纸币 287

第九节 不完全价值货币 289

第十节 信用货币 289

第八章 剩余价值 293

第一节 劳动价值法则与劳动力的贩卖 293

第二节 价值界限内的剥削 295

第三节 资本 298

第四节 超越剩余价值 300

第五节 绝对的及相对的剩余价值之生产 301

第九章 利润、生产价格 305

第一节 剩余价值率及利润率 305

第二节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资本之有机的构成 307

第三节 生产价格 310

第四节 商业利润 312

第五节 贷款利子 314

第六节 红利及创业利润 316

第十章 地代 320

第一节 为剩余价值之一部分的地代 320

第二节 差额(等差)地代与绝对地代 322

第三节 地代各形态的相互关系 325

第十一章 劳动工银 329

第一节 价值与劳动力的价格 329

第二节 工银的诸形态 332

第三节 工银额的评价方法 334

第四节 薪俸生活者的工银(薪俸) 336

第十二章 资本家的蓄积与恐慌 338

第一节 再生产 338

第二节 再生产的构造 341

第三节 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344

第四节 原始的蓄积 346

第五节 劳动力卖主的基础怎样造成的呢 350

第六节 市场 351

第七节 恐慌 353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成熟与崩溃 358

第一节 金融资本 358

第二节 金融资本时代的资本家社会的根本法则 360

第三节 帝国主义 363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崩坏 366

第五节 苏俄、国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37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