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书法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书法史
  • 钟明善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市:河北美术出版社
  • ISBN:753100360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书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中国书法艺术的造型基础——汉字 1

(一)汉字的起源 1

(二)汉字的构造 4

二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 15

(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15

(二)“书同文字”的秦代书法 25

(三)隶书大盛的汉代书法 36

(四)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58

(五)民间书家大显身手的南北朝书法 75

(六)开唐先声的隋代书法 93

(七)书学鼎盛的唐代书法 97

(八)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138

(九)帖学大行的宋代书法 141

(十)宗唐宗晋的元代书法 169

(十一)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178

(十二)书道中兴的清代书法 187

一 半坡陶文 211

图版目次 211

二 甲骨文、金文中的图画符号 212

三 象形字(一) 213

四 象形字(二) 214

五 象形字(三) 215

六 指事字 216

七 会意字(一) 217

八 会意字(二) 218

九 甲骨刻辞 219

十 殷人墨迹 220

十一 殷《小臣艅牺尊》铭文 221

十二 《利?》铭文 222

十三 《旂觥》铭文 223

十四 《外叔鼎》铭文 224

十五 《墙盘》铭文(局部) 225

十六 《?》铭文 226

十七 《小克鼎》铭文(局部) 227

十八 《散氏盘》铭文(局部) 228

十九 《沇儿钟》铭文 229

二十 《楚公钟》铭文 230

二十一 《秦公钟》铭文(局部) 231

二十二 战国古鉨((1)—(9))、货布文字((10)—(13)) 232

二十三 《侯马盟书》 233

二十四 《石鼓文》(局部) 234

二十五 《秦陶文》 235

二十六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选字 236

二十七 《峄山碑》(局部) 237

二十八 《泰山刻石》(局部) 238

二十九 《琅邪刻石》(局部) 239

三十 《右卯廿六刻石》 240

三十一 《新郪虎符》原照(上)及罗福颐摹本(中、下) 241

三十二 《秦杜虎符》 242

三十三 《阳陵虎符》 242

三十四 秦诏版 243

三十五 《大隗权》 244

三十六 残陶诏量 245

三十七 秦十二字瓦当文 246

三十八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选 247

三十九 武威医简 248

四十 居延建昭二年简 249

四十一 汉简、汉瓦当文字中的行书、楷书 250

四十二 五凤二年刻石 251

四十三 左司空刻石 252

四十四 霍巨孟刻石 253

四十五 莱子侯刻石 254

四十六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 255

四十七 鸿嘉三年周博造上林铜鉴铭文 256

四十八 天汉四年南宫钟铭文 256

四十九 阳朔四年李骏造上林铜鉴铭文 256

五十 太初四年谷口鼎铭文 257

五十一 新货布文字、简文 258

五十二 新嘉量铭文 259

五十三 《鄐郡开通褒斜道刻石》(局部) 260

五十四 《郙阁颂》(局部) 261

五十五 《西狭颂》(局部) 262

五十六 《衡方碑额》 263

五十七 《张迁碑》(局部) 264

五十八 《鲜于璜碑》(局部) 265

五十九 《礼器碑》(局部) 266

六十 《曹全碑》(局部) 267

六十一 《华山碑》(局部) 268

六十二 《朝侯小子残石》(局部) 269

六十三 《孔宙碑》(局部) 270

六十四 《石门颂》(局部) 271

六十五 《杨淮表记》(局部) 272

六十六 《仓颉庙碑题铭》(局部) 273

六十七 《嵩山开母庙石阙》(局部) 274

六十八 汉瓦当文字 275

六十九 汉“泱茫无垠”瓦当文字 276

七十 汉“延寿长相思”瓦当文字 277

七十一 汉“千秋万岁”瓦当文字 278

七十二 汉缪篆“永受嘉福”瓦当 279

七十三 汉“长生未央”砖文 280

七十四 汉十二字砖文 281

七十五 汉官私印、封泥印 282

七十六 《上尊号碑》(局部) 283

七十七 《范式碑》(局部) 284

七十八 《十三字残碑》 285

七十九 《爨宝子碑》(局部) 286

八十 《三体石经》残石(局部) 287

八十一 《天发神谶碑》(局部) 288

八十二 钟繇《宣示表》(局部) 289

八十三 钟繇《贺捷表》 290

八十四 王羲之《黄庭经》(局部) 291

八十五 王羲之《姨母帖》与楼兰《三月一日文书》 292

八十六 王羲之《初月帖》(局部) 293

八十七 《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局部) 294

八十八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295

八十九 《兰亭序》、《集王圣教序》选字对照表 296

九十 《吴九真太守谷朗碑》(局部) 297

九十一 陆机《平复帖》 298

九十二 王献之《洛神赋》(局部) 299

九十三 王献之《十二月帖》 300

九十四 王珣《伯远帖》 301

九十五 魏甘露元年《譬喻经》 302

九十六 西晋元康六年《诸佛要集经》 303

九十七 晋写本《三国志》(局部) 304

九十八 晋《司马芳残碑》(局部) 305

九十九 羊欣《笔精帖》(局部) 306

一○○ 谢灵运 草书帖(局部) 307

一○一 《爨龙颜碑》(局部) 308

一○二 王僧虔 行楷帖(局部) 309

一○三 沈约 草书帖(局部) 310

一○四 《瘗鹤铭》(局部) 311

一○五 贝义渊《始兴王碑》(局部) 312

一○六 王筠《至节帖》(局部) 313

一○七 智永《真草千字文》(陕刻本与响拓本) 314

一○八 北魏《邑子六十人造像》全拓之一侧 315

一○九 《温泉铭碑》 316

一一○ 《晖福寺碑》(局部) 317

一一一 《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造像记》 318

一一二 《张猛龙碑》(局部) 319

一一三 《廿人造像记》(局部) 320

一一四 《太妃李氏墓志》(局部) 321

一一五 《于仙姬墓志并盖》 322

一一六 《元简墓志》(局部) 323

一一七 《张玄墓志》(局部) 324

一一八 郑道昭《云峰山题铭之一》 325

一一九 王远《石门铭》(局部) 326

一二○ 《文殊般若经碑》(局部) 327

一二一 《高归彦造像记》(局部) 328

一二二 《吕望碑》(局部) 329

一二三 《朱昙思一百人造塔记》(局部) 330

一二四 《霍杨碑》(局部) 331

一二五 《大比尼经》(局部) 332

一二六 《蒙文庆造像记》(局部) 333

一二七 《姚伯多造像记》(局部) 334

一二八 《符秦建元四年产碑》(局部) 335

一二九 《毛遐造像碑》(局部) 336

一三○ 《文朗碑》(局部) 337

一三一 《元鉴墓志》(局部) 338

一三二 《秦山经石峪金刚经》(局部) 339

一三三 《好太王碑》(局部) 340

一三四 《慕容恩碑》(局部) 341

一三五 《马穉及夫人张氏墓志并盖》 342

一三六 《牛晖墓志》(局部) 343

一三七 《出师颂》 344

一三八 《舍利塔下铭》(局部) 345

一三九 《苟夫人宋玉艳墓志并盖》 346

一四○ 《龙藏寺碑》(局部) 347

一四一 《董美人墓志》(局部) 348

一四二 《孟显达碑》(局部) 349

一四三 《苏孝慈墓志》(局部) 350

一四四 《麻君妻庞畏孃墓志并盖》 351

一四五 李世民《晋祠铭》(局部) 352

一四六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局部) 353

一四七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354

一四八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局部) 355

一四九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356

一五○ 陆柬之《陆机文赋》(局部) 357

一五一 徐浩《不空和尚碑》(局部) 358

一五二 国诠《善见律》(局部) 359

一五三 钟绍京《灵飞经》(局部) 360

一五四 敬客《王居士砖塔铭》(局部) 361

一五五 孙过庭《书谱》(局部) 362

一五六 裴守真《李愍碑》(局部) 363

一五七 李邕《云麾将军碑》(局部) 364

一五八 李治《李勣碑》(局部) 365

一五九 王知敬《李靖碑》(局部) 366

一六○ 王行满《周护碑》(局部) 367

一六一 《尉迟敬德墓志盖》飞白书 368

一六二 昭陵孔颖达碑碑座刻字 369

一六三 张旭《郎官石柱记》(局部) 370

一六四 张旭《肚痛帖》(局部) 371

一六五 张旭《断千文》(局部) 372

一六七 颜真卿《金天王祠题记》(局部) 373

一六六 颜真卿《东方朔画像赞》(局部) 373

一六八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局部) 374

一六九 颜真卿《祭侄稿》(局部) 375

一七○ 怀素《东灵圣母帖》(局部) 376

一七一 怀素《藏真帖》(局部) 377

一七二 李白《上阳台》 378

一七三 梁异卿《御史台精舍碑》(局部) 379

一七四 韩择木《祭西岳神告文碑》(局部) 380

一七五 归登《吴尊师毕源露仙馆诗序》(局部) 381

一七六 魏栖梧《善才寺碑》(局部) 382

一七七 张从申《改修吴延陵季子庙碑》(局部) 383

一七八 李阳冰《李氏先茔记》(局部) 384

一七九 史维则《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篆额 385

一八○ 尹元凯《美原神泉诗碑》(局部) 386

一八一 贺知章《孝经》(选段) 387

一八二 房璘妻高氏《铁弥勒像颂》(局部) 388

一八三 《隆阐法师碑》(局部) 389

一八四 无名氏《心经》(局部) 390

一八五 无名氏《陀罗尼经序》(局部) 391

一八六 无名氏《塔院记》(局部) 392

一八七 柳公权《蒙诏帖》(局部) 393

一八八 柳公权《符璘碑》(局部) 394

一八九 裴休《圭峰禅师碑》(局部) 395

一九○ 杜牧《张好好诗》(局部) 396

一九一 僧建初《玄奘塔铭》(局部) 397

一九二 晚唐无名氏写经(局部) 398

一九三 唐人写经卷 399

一九四 杨凝式《韭花帖》 400

一九五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401

一九六 彦脩 草书帖(局部) 402

一九七 苏轼《寒食诗》(局部) 403

一九八 苏轼《赤壁赋》(局部) 404

一九九 黄庭坚《花气诗》 405

二○○ 黄庭坚《杜甫寄贺兰铦诗》(局部) 406

二○一 米芾 行书诗 407

二○二 米芾《第一山》 408

二○三 蔡襄《洛阳桥碑》(局部) 409

二○四 蔡襄《脚气帖》 410

二○五 赵佶《题楮慧七言诗跋碑》(局部) 411

二○六 赵佶 七律一首 412

二○七 夢英《篆书千字文》 413

二○八 李建中《土母帖》 414

二○九 张即之《金刚般若经》(局部) 415

二一○ 蔡京 尺牍 416

二一一 邵? 尺牍 417

二一二 邵?《司马迁祠题记》(局部) 418

二一三 苏过《赠远夫》 419

二一四 吴琚 自书诗 420

二一五 赵孟頫《妙法莲花经》(局部) 421

二一六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 422

二一七 鲜于枢《草书唐人诗》 423

二一八 鲜于枢《苏轼海棠诗》(局部) 424

二一九 康里巙巙《元禛诗行宫》 425

二二○ 李倜《二陆文赋跋》 426

二二一 邓文原《急就章》(局部) 427

二二二 张雨 题画诗(局部) 428

二二三 冯子振《国诠书善见律跋》(局部) 429

二二四 耶律楚材《自书诗翰》 430

二二五 杨维桢《晚节堂诗》 431

二二六 吴镇《心经》(局部) 432

二二七 刘基《自书诗卷》(局部) 433

二二八 沈度《不自弃说》 434

二二九 沈粲《千字文》(局部) 435

二三○ 祝允明 小楷《前出师表》(局部) 436

二三一 祝允明 草书诗卷(局部) 437

二三二 文徵明《滕王阁序》(局部) 438

二三三 文徵明 行书扇面 439

二三四 董其昌 行书《琵琶行》(局部) 440

二三五 董其昌 草书《琵琶行》(局部) 441

二三六 邢侗 尺牍 442

二三七 米万钟《寿景孟刘老先生》 443

二三八 宋克《前出塞九首之一》 444

二三九 宋克《草书唐诗》(局部) 445

二四○ 陈宪章 草书卷(局部) 446

二四一 张弼 草书轴 447

二四二 张瑞图 行草轴 448

二四三 黄道周 自书诗卷(局部) 449

二四四 倪元璐 草书七绝诗 450

二四五 傅山 《丹枫阁记》(局部) 451

二四六 傅山 草书轴 452

二四七 朱耷 行草册选段 453

二四八 王铎《自书诗卷》(局部) 454

二四九 王铎 草书轴 455

二五○ 刘墉 行草书册(选页) 456

二五一 王文治《王右军帖跋》(局部) 457

二五二 钱沣《鲁公自叙帖》 458

二五三 郑燮 小楷书轴(片断) 459

二五四 郑燮 六分半书联 460

二五五 郑燮 行草横披 461

二五六 金冬心 隶书册(选页) 462

二五七 郑簠 隶书轴 463

二五八 许友 行草轴 464

二五九 邓石如 篆书屏选二 465

二六○ 伊秉绶 隶书联 466

二六一 陈鸿寿 隶书联 467

二六二 包世臣《论书诗册》(选页) 468

二六三 何绍基 行书轴 469

二六四 吴熙载 篆书屏选一 470

二六五 杨沂孙 篆书联 471

二六六 张裕钊 行楷联 472

二六七 赵之谦 隶书《临刘熊碑》 473

二六八 赵之谦 篆书联 474

二六九 翁同龢 行书扇面 475

二七○ 杨守敬 行书联 476

二七一 沈曾植 行书联 477

二七二 吴昌硕 篆书联 478

二七三 李瑞卿 楷书帖 479

二七四 康有为 行楷联 480

二七五 戴望 尺牍 481

二七六 张廷济 篆书联 48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