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神话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潜明兹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722701149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神话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神话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1
第一章 多维视角的神话学(上) 1
一 神话思维与神话哲学 1
1.神话思维之思考 1
① 思维与原始思维 1
② 神话思维的方式 3
③ 神话思维的实与虚 7
2.向神话哲学探路 9
① 中国神话的三分世界宇宙观模式 10
② 神话思维的生命观 12
3.中国神话的历史化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分裂 15
① 历史化的契机 15
② 民族文化心理的分裂 17
4.神话所体现的人的本质 18
二 神话与古代宗教研究 19
1.原始神话与原始宗教 20
2.最早的宗教形式——图腾崇拜 25
最早的神话——图腾神话 26
3.《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30
三 艺术的起源与神话的起源 34
1.原始——神话思维 35
2.古人直观之猜测 37
3.一个世界性的谜 39
4.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与人类形成的理论 41
5.艺术起源于劳动的“中介”是什么 43
6.普列汉诺夫对马、恩有关理论的发展和缺陷 44
7.几种神话起源的观点 46
① 起源于原始思维 46
② 原始神祭的产物 47
③ 神话发生的时代条件 48
④ 神话不可能直接起源于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 50
8.神话与诗 51
① 兴的起源 51
② 《天问》是拟史诗 54
第二章 多维视角的神话学(中) 58
四 第一部中国神话史 58
1.概貌 58
2.著作者神话学基本观点的体现 60
① 广义神话观的理论实践 60
② 活物论时期神话说 62
③ 神话的文学化与新神话 64
② 昆仑即高山 67
① 西王母是男性 67
3.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 67
③ 历史人物的神话化 68
④ 孙悟空的原型以及《西游记》为何是新神话 69
⑤ 《山海经》各注家之比较 71
4.待思考的问题 72
五 神话分类研究 73
1.几种不同的神话分类 74
2.《中国上古神话》 77
① 总体构思 77
② 无知与理想的统一 79
③ 从对自然的征服到对自然的防御 81
④ 社会生活的投射 83
⑤ 意义 85
3.对创世神话的分类与研究 85
六 环太平洋文化的神话比较研究 88
1.比较研究的三原则 89
2.三原则的初步实践 91
3.太阳神世袭的趋同表现 92
4.对太阳与神鸟关系的揭示 94
5.弃子英雄的类型 95
6.神话英雄的本质 96
7.治水英雄的可比性 96
8.不死的英雄 99
9.富有新意的比较神话学 100
第三章 多维视角的神话学(下) 101
七 神话与习俗研究 101
1.彝族礼俗中的神话 101
2.敦煌民闻信仰的《白泽精怪图》与神话 105
① 释“九歌” 108
3.从沅湘少数民族习俗考《九歌》及其诸神 108
② 《九歌》乃对歌 110
③ 《九歌》无女神 111
④ 考诸神来源 113
4.上古神话在中原古俗遗风中的保存和交异 115
5.原始神话在吴越地区民间信仰中的遗存 119
八 神话与仙话 122
1.昆仑神话与蓬莱仙话 122
2.神话与仙话的复杂关系 125
3.神话与仙话的本质区别 127
4.一点补充 132
九 重新认识《山海经》 133
1.巫觋、方士之书 134
① 历史地理价值 137
2.多学科性 137
② 民族学价值 138
③ 自然科学价值 141
第四章 少教民族神话研究 143
一 萨满文化与神话 144
1.蒙古族的神话遗存 145
2.女真——满族神话的披露与研究 145
① 释“萨满” 146
② 《天宫大战》中的女王国 149
③ 以泛灵观念为基础的天神观 152
④ 古老的“三界”观 155
⑤ 盗火英雄 157
⑥ 洪水神话的几个发展阶段 159
3.赫哲族神话的梳理 162
4.鄂伦春族的神话信息 165
二 用现代思维看原始人的神话世界 167
1.宏观把握,微观深入 167
① 神话的发展、演变和“消失” 167
② 活形态神话 169
③ 黎明的到来 170
④ 云南各族神话中的蛇 171
⑤ 追寻神鸟的荣耀 173
⑥ “金马碧鸡”的南迁 175
2.东巴文化与纳西族神话 177
① 神话是东巴文学中的主体 177
② “祭天古歌”及其研究 180
③ 古代婚姻形式与家庭的映象 181
3.白族本主神话与密教神话 183
4.苗族的多神崇拜 186
5.《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 189
1.神话的系统化与整合 192
三 史诗中的神话 192
① 瑶族的《密洛陀》 193
② 侗族的《嘎茫莽道时嘉》 195
③ 由神圣向世俗转化,由功利向审美过渡 198
2.佛教神话向英雄史诗的渗透 201
① 教义与天神 201
② 佛陀与英雄 206
③ 虔诚与背叛 213
第五章 神话再建的复苏(上) 217
一 龙谜新解 217
1.龙形多变,龙性莫测 217
① 龙类龙形 217
② 龙为水物,荐飞,既主吉,又主凶 219
2.龙为客观实体说 221
① 鳄类说 222
② 蜥蜴说 231
③ 马说 233
3.龙的主体原型与生殖崇拜 239
① 龙的基调是蛇 239
② 蛇——龙是力量与生命的象征 243
4.如何理解龙的多元化 247
① 龙非自然生物,而是观念的物态化 247
② 蛇崇拜的广泛性 251
二 凤的源流 257
1.鸵鸟说 257
2.殷族起源说 260
3.由多元走向一统 262
4.北方民族的鹰 269
5.火凤凰 276
第六章 神话再建的复苏(下) 280
三 鱼神话与鱼文化 280
四 蛙神话与蛙文化 286
1.由蛙→女娲 286
2.蛙、娲与月亮神话 289
3.蛙神话与稻作文化 293
4.蛙神话的普遍性 295
五 虎神话与虎文化 298
1.矛盾的统一体 298
① 虎是威猛的象征 298
② 虎食田豕—农神 300
③ 虎神本为女儿身 301
2.民间艺术及古代文物的虎形象 303
① 从社会调查入手 307
3.“彝族文化学派”论虎 307
② 彝族虎宇宙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311
③ 彝族虎宇宙观对域外文化的影响 317
4.对“虎宇宙观”论的质疑 319
5.小结 321
六 葫芦神话与葫芦文化 322
七 西汉帛画中神话及其文化族属 327
1.烛龙说与女娲说 328
① 烛龙说 328
② 女娲说 331
2.南方少数民族女神说 332
3.族属 334
第七章 神话与生殖崇拜 336
一 神话透露的远古信息 339
二 图腾与神话新解 347
1.图腾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348
2.对“求安说”的阐述 350
3.图腾是由生殖器象征物演化而成 351
三 从神话看图腾的层次及生殖神的演进 360
1.图腾的分类 361
2.运用神话对远古图腾层次的实例剖析 363
3.生殖神的演进 370
① 两段式 370
② 三段式 372
四 生殖神话、生殖崇拜与古代文化 375
1.祖先崇拜是生殖崇拜的承绪 375
2.卵生神话与卵生文化 378
3.用生殖崇拜文化观解《周易》之谜 381
① “三易”与《周易》 381
② 《周易》与“八卦” 383
③ “八卦”与半坡鱼祭 385
4.从生殖崇拜到儒道互补 388
五 对神话与生殖崇拜文化的理论思考 391
第八章 台港神话学 393
一 文化史学派在神话学上的尝试——《中国的神话世界——各民族的创世神话及信仰》 399
1.对我国神话的总体观念 401
2.殷商、东夷与通古斯族 402
3.朱蒙神话所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405
4.傣族的创世神话与旧约创世纪之比较 407
5.高山族的创世神话 411
6.石崇拜的神话传说研究 413
7.幽冥信仰与夸父神话 417
二 文化人类学对台湾神话学的影响 421
1.铜鼓的起源及其神话传说 421
2.“三代”文化与神话 426
① 青铜时代与殷、周的关系 427
② 古史神话分类 428
③ 饕餮及其动物纹样 430
3.楚文化中的神话 433
4.从民间信仰探民俗艺术之源 436
① 台湾龟祭文化 437
② 台湾的妈祖与王爷的信仰 439
5.月亮崇拜一元论 443
三 神话学为古典文学研究开辟新路 446
1.对中国原始变形神话的试探 448
① 变形神话的基本动因与类型 450
② 为什么变形神话是文学 452
2.神话与小说 454
① 中国小说与神话关系变化的四个阶段 454
② 运用神话的“死与再生”的主题分析《红楼梦》的宿命论因素 457
3.诗与神话 460
4.神话与戏剧文学 462
5.神话·屈赋·西亚起源论 464
四 香港神话学信息 467
1.《神话·礼仪·文学》 467
① 中国古代神话新释两则 467
② 说“崇山” 469
③ 广西傜(瑶)族洪水故事研究 469
④ 中国的水神传说与《西游记》 470
⑤ 《红楼梦》中的神话和心理 470
2.《中国神话研究》 471
五 余论 472
附录: 475
哀悼我的学术伴侣 475
后记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