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用STATA学微观计量经济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用STATA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 (美)A·科林·卡梅伦,(美)普拉温·K.特里维迪著;肖光恩,杨洋,王保双等译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853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204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应用软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用STATA学微观计量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Stata基础知识 1

1.1 Stata的交互使用 1

1.2 Stata文件 2

1.2.1 Stata手册 2

1.2.2其他Stata资源 2

1.2.3 help命令 3

1.2.4 search、findit和hsearch命令 4

1.3命令的语法和算子 4

1.3.1基本的命令语法 4

1.3.2例子:summarize命令 5

1.3.3例子:regress命令 6

1.3.4因子变量 7

1.3.5缩写词、大小写的敏感性和通配符 9

1.3.6算术、关系和逻辑算子 10

1.3.7报错的信息 10

1.4 do文件和log文件 11

1.4.1编写一个do文件 11

1.4.2运行do文件 11

1.4.3 log文件 12

1.4.4一个三阶段的过程 13

1.4.5注释和长行的处理 13

1.4.6执行Stata的不同方法 14

1.5标量和矩阵 14

1.5.1标量 14

1.5.2矩阵 15

1.6使用来自于Stata命令后所获得的结果 15

1.6.1使用从r类命令summarize所得的结果 15

1.6.2使用从e类命令regress所得的结果 16

1.7全局宏和局部宏 18

1.7.1全局宏 18

1.7.2局部宏 18

1.7.3使用标量还是使用宏? 19

1.8循环命令 20

1.8.1 foreach循环 21

1.8.2 forvalues循环 21

1.8.3 while循环 22

1.8.4 continue命令 22

1.9一些有用的命令 22

1.10 do文件的模板 22

1.11用户编写的命令 23

1.12 Stata资源 24

1.13习题 24

2 数据管理和绘图 25

2.1导论 25

2.2数据的类型 25

2.2.1文本或ASCⅡ数据 25

2.2.2内部数字数据 26

2.2.3字符串数据 27

2.2.4数字型数据的显示格式 27

2.3输入数据 27

2.3.1基本原则 27

2.3.2输入Stata格式的数据 28

2.3.3用键盘输入数据 29

2.3.4输入非文本数据 29

2.3.5从电子表格中输入文本数据 30

2.3.6输入自由格式的文本数据 31

2.3.7输入固定格式的文本数据 31

2.3.8字典数据文件 32

2.3.9常见的误区 32

2.4数据管理 32

2.4.1 PSID的例子 32

2.4.2对变量命名和贴标签 34

2.4.3查看数据 35

2.4.4使用原始文档 36

2.4.5缺失值 36

2.4.6估算缺失的数据 38

2.4.7转换数据(generate、replace、egen和recode命令) 38

2.4.8保存数据 42

2.4.9选择样本 43

2.5操作数据集 43

2.5.1观测值和变量的排序 44

2.5.2保存和恢复数据集 44

2.5.3数据集的宽格式和长格式 44

2.5.4合并数据集 44

2.5.5追加数据集 46

2.6数据的图形显示 47

2.6.1 Stata的图形命令 47

2.6.2箱线图 49

2.6.3直方图 50

2.6.4核密度图 51

2.6.5二维散点图和拟合线 52

2.6.6局部加权散点平滑估计、核密度、局部线性和最近邻回归 53

2.6.7多重散点图 55

2.7 Stata资源 56

2.8习题 57

3 线性回归的基本知识 59

3.1导论 59

3.2数据与数据的概述性统计 59

3.2.1数据的描述 59

3.2.2变量的描述 60

3.2.3概述性统计 60

3.2.4更详细的概述性统计 61

3.2.5数据的统计表 62

3.2.6统计检验 64

3.2.7数据的绘图 64

3.3水平值和对数值的回归 65

3.3.1基本的回归理论 65

3.3.2 OLS回归和矩阵的代数运算 66

3.3.3 OLS估计量的性质 66

3.3.4异方差-稳健标准误 67

3.3.5聚类-稳健标准误 67

3.3.6对数值的回归 68

3.4基本的回归分析 69

3.4.1相关性 69

3.4.2 regress命令 69

3.4.3假设检验 71

3.4.4多个回归输出结果的合并表 71

3.4.5更好的回归输出表 72

3.4.6用于生成分类变量和交互项的因子变量 74

3.5模型设定的分析 75

3.5.1模型设定的检验和模型的诊断 75

3.5.2残差的诊断图 76

3.5.3有影响力的观测值 77

3.5.4模型设定的检验 78

3.5.5具有多种幂形式的模型检验 81

3.6预测 83

3.6.1样本内预测 83

3.6.2 ME和弹性 84

3.6.3对数形式的预测:再转换的问题 86

3.6.4预测的练习 87

3.7抽样权重 88

3.7.1权重 88

3.7.2加权的均值 89

3.7.3加权的回归 90

3.7.4加权的预测和ME 91

3.8运用Mata进行OLS回归 92

3.9 Stata资源 93

3.10习题 93

4 模拟 95

4.1导论 95

4.2伪随机数生成器:导论 95

4.2.1均匀分布随机数的生成 96

4.2.2从正态分布中抽样 97

4.2.3从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γ分布和β分布中进行抽样 98

4.2.4从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中进行抽样 99

4.3样本均值的分布 101

4.3.1 Stata程序 102

4.3.2 simulate命令 103

4.3.3中心极限定理的模拟 103

4.3.4 postfile命令 104

4.3.5模拟中心极限定理的另一种方法 104

4.4伪随机数生成器:更详细的介绍 105

4.4.1逆概率转换法 105

4.4.2直接转换法 107

4.4.3其他方法 107

4.4.4从截尾正态分布中进行抽样 107

4.4.5从多元正态分布中进行抽样 108

4.4.6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进行抽样 109

4.5计算积分 111

4.5.1求积法 111

4.5.2蒙特卡洛积分法 111

4.5.3使用不同S值的蒙特卡洛积分 112

4.6回归的模拟:导论 113

4.6.1模拟的例子:具有卡方分布误差的OLS 113

4.6.2解释模拟结果 115

4.6.3模拟的差异 117

4.6.4估计量的非一致性 118

4.6.5具有内生解释变量的模拟 119

4.7 Stata资源 120

4.8习题 120

5 GLS回归 123

5.1导论 123

5.2 GLS回归和FGLS回归 123

5.2.1用于异方差误差项的GLS 123

5.2.2 GLS与FGLS 124

5.2.3加权最小二乘法和稳健标准误 124

5.2.4重要的例子 125

5.3对异方差数据进行建模 125

5.3.1模拟的数据集 126

5.3.2 OLS估计 126

5.3.3检验异方差 127

5.3.4 FGLS估计 129

5.3.5 WLS估计 130

5.4系统线性回归 130

5.4.1 SUR模型 131

5.4.2 sureg命令 132

5.4.3在两类支出中的应用 132

5.4.4稳健标准误 133

5.4.5跨方程约束的检验 134

5.4.6施加跨方程约束 135

5.5调查数据:加权、聚类和分层 136

5.5.1调查设计 136

5.5.2调查均值的估计 138

5.5.3调查数据的线性回归 139

5.6 Stata资源 140

5.7习题 140

6 线性工具变量回归 143

6.1导论 143

6.2 Ⅳ估计 143

6.2.1基本的Ⅳ理论 143

6.2.2模型的建立 144

6.2.3 Ⅳ估计量:Ⅳ、2SLS和GMM 145

6.2.4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和相关性 146

6.2.5稳健标准误的估计值 147

6.3 Ⅳ的例子 147

6.3.1 ivregress命令 148

6.3.2具有一个内生性解释变量的医疗支出模型 148

6.3.3可用的工具变量 149

6.3.4恰好识别模型的Ⅳ估计 150

6.3.5过度识别模型的Ⅳ估计 151

6.3.6解释变量内生性的检验 152

6.3.7过度识别约束的检验 154

6.3.8二值内生性解释变量的Ⅳ估计 155

6.4弱工具变量 157

6.4.1 Ⅳ估计量的有限样本性质 157

6.4.2弱工具变量 157

6.4.3 estat firststage命令 159

6.4.4恰好识别模型 159

6.4.5过度识别模型 161

6.4.6多个内生性解释变量 161

6.4.7工具变量选择的敏感性分析 161

6.5对弱工具变量的更好推断 163

6.5.1条件检验和置信区间 163

6.5.2 LIML估计量 164

6.5.3刀切法Ⅳ估计量 165

6.5.4 2SLS、LIML、JIVE和GMM的比较 165

6.6 3SLS系统估计 166

6.7 Stata的资源 168

6.8习题 168

7 分位数回归 171

7.1导论 171

7.2分位数回归 171

7.2.1条件分位数 172

7.2.2 QR估计值和标准误的计算 172

7.2.3 greg,bsgreg和sqreg命令 173

7.3医疗支出数据的分位数回归 174

7.3.1数据的概述 174

7.3.2 QR估计 174

7.3.3条件分位数系数的解释 175

7.3.4再转换 176

7.3.5不同分位数上的估计值的比较 177

7.3.6异方差的检验 178

7.3.7假设检验 178

7.3.8不同分位数回归中系数的图形显示 179

7.4生成异方差数据的QR 181

7.4.1模拟产生的数据集 181

7.4.2 QR的估计值 182

7.5计数数据的QR 184

7.5.1分位数计数回归 184

7.5.2 qcount命令 185

7.5.3看医生次数数据的概述 185

7.5.4QCR的估计结果 187

7.6 Stata资源 188

7.7习题 189

8 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基础 191

8.1导论 191

8.2面板数据方法综述 191

8.2.1基本的研究 191

8.2.2基本的面板数据模型 192

8.2.3聚类-稳健性推断 194

8.2.4 xtreg命令 194

8.2.5 Stata线性面板数据命令 195

8.3面板数据概述性统计 195

8.3.1数据描述和概述性统计 195

8.3.2面板数据结构 197

8.3.3面板数据描述 197

8.3.4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 198

8.3.5单个个体的时间序列图 200

8.3.6总体散点图 201

8.3.7组内散点图 201

8.3.8具有聚类-稳健标准误的混合数据OLS回归 203

8.3.9面板数据的时间序列自相关 204

8.3.10 RE模型中的误差相关 205

8.4混合(数据)估计量或总体平均估计量 206

8.4.1混合(数据)OLS估计量 206

8.4.2混合FGLS估计量或总体平均估计量 206

8.4.3 xtreg,pa命令 207

8.4.4带有pa选项的xtreg命令的应用 207

8.5组内估计量 208

8.5.1组内估计量 208

8.5.2带有fe选项的xtreg命令 209

8.5.3带有fe选项的xtreg命令的应用 209

8.5.4最小二乘虚拟变量回归 210

8.6组间估计量 211

8.6.1组间估计量 211

8.6.2带be选项的xtreg命令的应用 211

8.7 RE估计量 212

8.7.1 RE估计量 212

8.7.2带re选项的xtreg命令 213

8.7.3带有re选项的xtreg命令的应用 213

8.8估计量的比较 214

8.8.1方差成分的估计值 214

8.8.2组内R2和组间R2 214

8.8.3估计量的比较 215

8.8.4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比较 215

8.8.5固定效应的Hausman检验 216

8.8.6预测 217

8.9一阶差分估计量 218

8.9.1一阶差分估计量 218

8.9.2严格外生性和弱外生性假设 219

8.10长面板数据分析 220

8.10.1长面板数据集 220

8.10.2混合OLS和PFGLS 221

8.10.3 xtpcse命令和xtgls命令 221

8.10.4 xtgls,xtpcse和 xtscc命令的应用 222

8.10.5单独的回归 224

8.10.6 FE模型和RE模型 225

8.10.7单位根和协整 226

8.11面板数据的管理 227

8.11.1宽格式的数据 227

8.11.2将宽格式数据转换为长格式数据 228

8.11.3将长格式数据转换为宽格式数据 228

8.11.4另一种宽格式数据 229

8.12 Stata资源 230

8.13习题 230

9 线性面板数据模型:扩展 233

9.1导论 233

9.2面板Ⅳ估计 233

9.2.1面板Ⅳ 233

9.2.2 xtivreg命令 234

9.2.3 xtivreg命令的应用 234

9.2.4面板Ⅳ的扩展 235

9.3 Hausman-Taylor估计量 236

9.3.1 Hausman-Taylor估计量 236

9.3.2 xthtaylor命令 236

9.3.3 xthtaylor命令的应用 237

9.4 Arellano-Bond估计量 238

9.4.1动态模型 238

9.4.2 FD模型中Ⅳ估计 239

9.4.3 xtabond命令 239

9.4.4 Arellano-Bond估计量:完全的时间序列 240

9.4.5 Arellano-Bond估计量:附加其他解释变量 242

9.4.6模型设定检验 244

9.4.7 xtdpdsys命令 245

9.4.8 xtdpd命令 246

9.5混合(分层)线性模型 247

9.5.1混合(分层)线性模型 247

9.5.2 xtmixed命令 248

9.5.3随机截距项模型 248

9.5.4聚类-稳健标准误 249

9.5.5随机斜率模型 250

9.5.6随机系数模型 251

9.5.7双向随机效应模型 252

9.6聚类数据 253

9.6.1聚类数据集 253

9.6.2使用非面板命令对聚类数据进行分析 254

9.6.3使用面板命令对聚类数据进行分析 255

9.6.4分层线性模型 257

9.7 Stata资源 258

9.8习题 258

10 非线性回归方法 259

10.1导论 259

10.2非线性的例子:看医生的次数 260

10.2.1数据的描述 260

10.2.2泊松模型的描述 261

10.3非线性回归的方法 261

10.3.1 MLE 261

10.3.2 poisson命令 262

10.3.3估计后命令 263

10.3.4 NLS 264

10.3.5 nl命令 264

10.3.6 GLM 265

10.3.7 glm命令 266

10.3.8 gmm估计 267

10.3.9其他估计量 268

10.4不同的VCE估计 268

10.4.1一般框架 268

10.4.2 vce()选项 269

10.4.3 vce()选项的应用 269

10.4.4 VCE的默认估计 271

10.4.5 VCE的稳健估计 271

10.4.6 VCE的聚类-稳健估计 272

10.4.7异方差和自相关VCE一致估计 272

10.4.8自抽样标准误 273

10.4.9统计推断 273

10.5预测 273

10.5.1 predict和predictnl命令 273

10.5.2 predict和predictnl的应用 274

10.5.3样本外预测 275

10.5.4在一个解释变量的特定值处的预测 275

10.5.5在所有解释变量的特定值处的预测 276

10.5.6其他数值的预测 277

10.5.7用于预测的margins命令 277

10.6边际效应 279

10.6.1微积分法和有限差分法 279

10.6.2 ME的估计值:AME、MEM和MER 279

10.6.3弹性和半弹性 280

10.6.4单指数模型中系数的简单解释 281

10.6.5关于边际效应的margins命令 281

10.6.6 MEM:在均值处的边际效应 282

10.6.7 MER:在代表值处的边际效应 283

10.6.8 AME:平均边际效应 284

10.6.9弹性和半弹性 285

10.6.10手动计算AME 286

10.6.11多项式解释变量 288

10.6.12交互作用的解释变量 289

10.6.13复杂的交互项和非线性形式 290

10.7模型诊断 290

10.7.1拟合优度的度量 291

10.7.2用于模型比较的信息准则 292

10.7.3残差 292

10.7.4模型设定检验 293

10.8 Stata资源 294

10.9习题 294

11 非线性最优化方法 295

11.1导论 295

112牛顿-拉夫逊法 295

11.2.1 NR方法 295

11.2.2泊松模型的NR方法 296

11.2.3使用Mata命令的泊松NR的例子 296

11.3梯度法 298

11.3.1最大化选项 298

11.3.2梯度法 299

11.3.3迭代中的信息 299

11.3.4迭代停止准则 300

11.3.5多重最大值 300

11.3.6数值导数 301

11.4 ml命令:lf方法 301

11.4.1 ml命令 302

11.4.2 lf方法 302

11.4.3泊松分布的例子:单指数模型 302

11.4.4负二项例子:双指数模型 304

11.4.5 NLS的例子:非似然函数模型 305

11.5检查程序 306

11.5.1使用ml check和ml trace调试程序 306

11.5.2运行程序 307

11.5.3检查数据 307

11.5.4多重共线性和近似共线性 308

11.5.5多重最优值 309

11.5.6检查参数估计 309

11.5.7检查标准误的估计 310

11.6 ml命令:d0、d1、d2、lf0、lf1和lf2方法 311

11.6.1评估函数 311

11.6.2 d0方法 313

11.6.3 d1方法 314

11.6.4对VCE进行稳健估计的lf1方法 314

11.6.5 d2和lf2方法 315

11.7 Mata optimize()函数 316

11.7.1 d类和gf类评估函数 316

11.7.2最优化函数 316

11.7.3泊松例子 317

11.8广义矩方法 319

11.8.1定义 319

11.8.2非线性Ⅳ的例子 319

11.8.3使用Mata optimize()函数进行GMM估计 320

11.9 Stata资源 322

11.10习题 322

12 检验方法 325

12.1导论 325

12.2临界值和p值 325

12.2.1标准正态分布与学生的t分布的比较 325

12.2.2卡方分布与F分布的比较 326

12.2.3绘制密度图 326

12.2.4计算p值和临界值 327

12.2.5 Stata使用哪种分布? 328

12.3 Wald检验和置信区间 328

12.3.1线性假设的Wald检验 329

12.3.2 test命令 330

12.3.3单侧Wald检验 332

12.3.4非线性假设的Wald检验(delta方法) 333

12.3.5 testrnl命令 333

12.3.6 Wald置信区间 334

12.3.7 lincom命令 334

12.3.8 nlcom命令(delta方法) 335

12.3.9非对称置信区间 335

12.4似然比检验 336

12.4.1似然比检验 336

12.4.2 lrtest命令 338

12.4.3 LR检验的直接计算 338

12.5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得分检验) 339

12.5.1 LM检验 339

12.5.2 estat命令 340

12.5.3用辅助回归进行LM检验 340

12.6检验水平和检验势 341

12.6.1模拟DGP:误差项服从卡方分布的OLS 342

12.6.2检验水平 342

12.6.3检验势 344

12.6.4渐近检验势 346

12.7模型设定检验 346

12.7.1基于矩的检验 346

12.7.2信息矩阵检验 347

12.7.3拟合优度的卡方检验 347

12.7.4过度识别约束的检验 347

12.7.5 Hausman检验 347

12.7.6其他检验 348

12.8 Stata资源 348

12.9习题 348

13 自抽样法 351

13.1导论 351

13.2自抽样法 351

13.2.1标准误的自抽样估计 351

13.2.2自抽样法 351

13.2.3渐近精炼 352

13.2.4谨慎使用自抽样 352

13.3使用vce(bootstrap)选项的自抽样配对法 353

13.3.1使用自抽样配对法估计VCE 353

13.3.2 vce(bootstrap)选项 353

13.3.3自抽样标准误的例子 354

13.3.4有多少次自抽样? 354

13.3.5聚类的自抽样 355

13.3.6自抽样的置信区间 356

13.3.7估计后的estat bootstrap命令 357

13.3.8自抽样置信区间的例子 357

13.3.9有偏估计的自抽样 358

13.4使用bootstrap命令的自抽样配对法 358

13.4.1 bootstrap命令 358

13.4.2使用Stata估计命令计算参数的自抽样估计值 359

13.4.3用Stata估计命令计算自抽样标准误 360

13.4.4使用用户编写估计命令计算自抽样标准误 360

13.4.5自抽样两阶段估计量 361

13.4.6自抽样的Hausman检验 362

13.4.7变异系数的自抽样标准误 364

13.5具有渐近精炼的自抽样 364

13.5.1百分位数-t方法 364

13.5.2百分位数-t的Wald检验 365

13.5.3基于百分位数-t方法的Wald置信区间 366

13.6使用bsample和simulate命令来计算自抽样配对 366

13.6.1 bsample命令 367

13.6.2与simulate命令同时使用的bsample命令 367

13.6.3自抽样的蒙特卡洛(Monte Carlo) 368

13.7另一种再抽样的方法 369

13.7.1自抽样配对法 369

12.7.2参数自抽样 370

13.7.3残差的自抽样 370

13.7.4 Wild自抽样 371

13.7.5次样本抽样 372

13.8刀切法 372

13.8.1刀切法 373

13.8.2 vce(jackknife)选项和jackknife命令 373

13.9 Stata资源 373

13.10习题 374

14 二值结果模型 375

14.1导论 375

14.2一些参数模型 375

14.2.1基本模型 375

14.2.2 logit模型、probit模型、线性概率模型及clog-log模型 376

14.3估计 376

14.3.1潜变量的解释和识别 376

14.3.2极大似然(ML)估计 377

14.3.3 logit和probit命令 377

14.3.4 VCE的稳健估计 378

14.3.5 LPM的OLS估计 378

14.4例子 378

14.4.1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378

14.4.2 Logit回归 379

14.4.3二值模型和参数估计的比较 380

14.5假设和模型设定检验 381

14.5.1 Wald检验 382

14.5.2似然比检验 382

14.5.3额外的模型设定检验 382

14.5.4模型的比较 384

14.6拟合优度和预测 385

14.6.1伪R2度量 385

14.6.2用样本频数比较预测的概率 385

14.6.3比较实际的结果与预测的结果 386

14.6.4拟合概率的predict命令 387

14.6.5拟合概率值的prvlaue命令 388

14.7边际效应 389

14.7.1代表值处的边际效应(MER) 389

14.7.2均值处的边际效应(MEM) 390

14.7.3平均边际效应(AME) 390

14.7.4 prchange命令 391

14.8内生解释变量 392

14.8.1例子 392

14.8.2模型假设 393

14.8.3结构模型法 393

14.8.4 Ⅳ法 396

14.9分组数据 397

14.9.1用加总的数据进行估计 397

14.9.2分组数据的应用 398

14.10 Stata资源 399

14.11习题 399

15 多项选择模型 401

15.1导论 401

15.2多项选择模型总述 401

15.2.1概率和ME 401

15.2.2极大似然估计 402

15.2.3特定个体和特定选项的解释变量 402

15.2.4加法随机效用模型 403

15.2.5 Stata的多项选择模型命令 403

15.3多项选择的示例:钓鱼方式模型的选择 403

15.3.1数据描述 404

15.3.2特定个体的解释变量 405

15.3.3特定选项的解释变量 405

15.4多项选择logit模型 406

15.4.1 mlogit命令 406

15.4.2 mlogit命令的应用 406

15.4.3对系数的解释 407

15.4.4预测的概率值 408

15.4.5 MEs 409

15.5条件logit模型 410

15.5.1从宽格式数据中建立长格式数据 410

15.5.2 asclogit命令 411

15.5.3 clogit命令 412

15.5.4 asclogit命令的应用 412

15.5.5条件logit模型与多项logit模型的关系 413

15.5.6对系数的解释 413

15.5.7预测的概率值 414

15.5.8边际效应 414

15.6嵌套logit模型 416

15.6.1放松对无关选项的独立性假设 416

15.6.2 NL模型 417

15.6.3 nlogit命令 417

15.6.4模型估计 418

15.6.5预测的概率值 420

15.6.6 ME 420

15.6.7 logit模型的比较 421

15.7多项选择probit模型 421

15.7.1 MNP模型 421

15.7.2 mprobit命令 422

15.7.3极大模拟似然 422

15.7.4 asmprobit命令 423

15.7.5 asmprobit命令的应用 423

15.7.6预测的概率值和MEs 425

15.8随机参数logit模型 425

15.8.1随机参数logit模型 425

15.8.2 mixlogit命令 426

15.8.3 mixlogit命令的数据准备 426

15.8.4 mixlogit命令的应用 426

15.9有序结果模型 427

15.9.1概述性统计 427

15.9.2有序结果模型 428

15.9.3 ologit命令的应用 429

15.9.4预测的概率值 429

15.9.5 ME 430

15.9.6其他有序的模型 430

15.10多元结果模型 431

15.10.1二元probit模型 431

15.10.2非线性SUR 433

15.11 Stata资源 433

15.12习题 434

16 Tobit模型和选择模型 435

16.1导论 435

16.2 Tobit模型 435

16.2.1删失数据的回归 435

16.2.2 Tobit模型的建立 436

16.2.3未知的删失点 436

16.2.4 Tobit估计 436

16.2.5 Stata中的极大似然估计 437

16.3 Tobit模型示例 437

16.3.1数据的概述性统计 437

16.3.2 Tobit分析 439

16.3.3 Tobit估计后的预测 439

16.3.4边际效应 439

16.3.5 ivtobit命令 442

16.3.6删失数据回归的其他命令 443

16.4对数正态数据的tobit模型 443

16.4.1数据示例 444

16.4.2为对数形式的数据设置删失点 444

16.4.3结果 445

16.4.4双受限的tobit回归 446

16.4.5模型诊断 446

16.4.6正态性和同方差性的检验 447

16.4.7下一个步骤? 449

16.5对数形式的两部分模型 449

16.5.1模型结构 450

16.5.2第一部分模型的设定 450

16.5.3两部分模型中第二部分模型的设定 451

16.6选择模型 452

16.6.1模型结构和假设 452

16.6.2样本选择模型的ML估计 453

16.6.3没有排除性约束的估计 453

16.6.4两步估计法 454

16.6.5存在排除性约束的估计 455

16.7用具有对数形式结果的模型来预测 456

16.7.1 tobit模型的预测 457

16.7.2对两部分模型的预测 457

16.7.3对选择模型的预测 458

16.8 stata资源 459

16.9习题 459

17 计数数据模型 461

17.1导论 461

17.2计数数据的特征 461

17.2.1生成的泊松数据 461

17.2.2过度离散及负二项分布数据 462

17.2.3建模方法 463

17.2.4估计方法 464

17.3实证案例1 464

17.3.1数据的概述性统计 464

17.3.2泊松模型 465

17.3.3 NB2模型 468

17.3.4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法 473

17.3.5栅栏(Hurdle)模型 474

17.3.6有限混合模型 478

17.4实证案例2 487

17.4.1零膨胀数据 487

17.4.2零膨胀数据的模型 488

17.4.3 NB2模型的结果 488

17.4.4 ZINB模型的结果 489

17.4.5模型比较 490

17.5含内生解释变量的模型 491

17.5.1结构模型法 492

17.5.2非线性工具变量(Ⅳ)法 495

17.6 Stata资源 496

17.7习题 496

18 非线性面板模型 499

18.1导论 499

18.2非线性面板数据概述 499

18.2.1一些基本的非线性面板模型 499

18.2.2动态模型 501

18.2.3 Stata的非线性面板命令 501

18.3非线性面板数据的例子 502

18.3.1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与概述性统计 502

18.3.2面板数据的组织结构 503

18.3.3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 503

18.3.4是FE模型还是RE模型更适合这些数据? 504

18.4二值结果模型 504

18.4.1被解释变量的面板概述 504

18.4.2 混合数据logit估计量 505

18.4.3 xtlogit命令 505

18.4.4 xtgee命令 506

18.4.5 PA logit估计量 506

18.4.6 RE logit估计量 507

18.4.7 FE logit估计量 508

18.4.8面板logit估计量的比较 510

18.4.9预测与边际效应 511

18.4.10 混合效应logit估计量 511

18.5 Tobit模型 512

18.5.1被解释变量的面板概述 512

18.5.2 RE tobit模型 512

18.5.3广义tobit模型 513

18.5.4参数化的非线性面板模型 513

18.6计数数据模型 514

18.6.1 xtpoisson命令 514

18.6.2被解释变量的面板概述 514

18.6.3 混合数据泊松估计量 515

18.6.4 PA泊松估计量 515

18.6.5 RE泊松估计量 516

18.6.6 FE泊松估计量 517

18.6.7面板泊松估计量的比较 519

18.6.8负二项估计量 519

18.7 Stata资源 521

18.8习题 521

A Stata中的编程 523

A.1 Stata矩阵命令 523

A.1.1 Stata矩阵的综述 523

A.1.2 Stata矩阵的输入与输出 523

A.1.3 Stata矩阵的下标以及合并矩阵 525

A.1.4矩阵算子 525

A.1.5矩阵函数 526

A.1.6矩阵累积命令 526

A.1.7使用Stata矩阵命令的OLS 527

A.2程序 528

A.2.1简单的程序(没有参数的程序或者可获取结果的程序) 529

A.2.2修改一个程序 529

A.2.3带有位置参数的程序 529

A.2.4临时变量 530

A.2.5带有位置参数被命令的程序 530

A.2.6存储并读取程序结果 531

A.2.7带有使用标准Stata语法的参数的程序 531

A.2.8 ado文件 533

A.3程序调试 533

A.3.1一些简单的方法 534

A.3.2报错的信息与返回的代码 535

A.3.3 trace命令 535

B Mata 537

B.1如何运行Mata 537

B.1.1 Mata中的Mata命令 537

B.1.2 Stata中的Mata命令 538

B.1.3 Mata中的Stata命令 538

B.1.4交互使用与批处理使用 538

B.1.5 Mata的help命令 538

B.2 Mata的矩阵命令 539

B.2.1 Mata矩阵的输入 539

B.2.2 Mata的矩阵算子 541

B.2.3 Mata函数 542

B.2.4 Mata交叉乘积 543

B.2.5 Mata矩阵的下标以及合并矩阵 544

B.2.6将Mata数据和矩阵转换至Stata 545

B.3 Mata中的编程 546

B.3.1声明 546

B.3.2 Mata程序 547

B.3.3把结果输出到Stata中的Mata程序 547

B.3.4调用Mata程序的Stata程序 548

B.3.5在ado文件中使用Mata 548

本书术语缩写 549

主题及术语 551

参考文献 579

精品推荐